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伊宁市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导言第8-1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研究目标、方法和分析框架第9-11页
     ·研究目标第9页
     ·研究方法第9-10页
     ·研究分析框架第10-11页
   ·研究特点、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1-12页
     ·研究特点第11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11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1-12页
   ·研究范围界定及所采用数据的说明第12-13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支撑第13-19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研究的相关理论支撑第16-1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6页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第16-17页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第17-18页
     ·土地区位理论第18-19页
第三章 伊宁市概况与土地利用现状概述第19-26页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19页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第19-22页
     ·自然条件第19-21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1-22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22-24页
     ·土地利用结构第22-24页
     ·土地利用布局第24页
   ·伊宁市土地利用特征第24-26页
     ·土地利用开发历史悠久,利用程度高第24页
     ·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区域差异较为明显第24-25页
     ·农业用地比重大,后备资源不足第25页
     ·非农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相对较低第25-26页
第四章 伊宁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第26-39页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第26-29页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第26-27页
     ·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分析第27-28页
     ·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的速度分析第28-29页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第29-32页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第29-30页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分析第30-32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第32-35页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第35-37页
     ·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广泛第35页
     ·土地利用变化节奏呈现加速型第35页
     ·土地利用变化程度适中第35-36页
     ·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区域差异性第36-37页
   ·土地利用变化中存在的问题第37-39页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地力下降第37页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土地集利用水平不高第37-38页
     ·旅游用地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第38-39页
第五章 伊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第39-63页
   ·自然驱动因素分析第39-41页
     ·气候因素第39-40页
     ·地貌因素第40页
     ·水文因素第40页
     ·土壤因素第40-41页
   ·人文驱动因素分析第41-49页
     ·人口变化因素第41-43页
     ·经济发展因素第43-47页
     ·工业化和城镇化因素第47-48页
     ·政策因素第48-49页
   ·驱动力因素综合定量分析第49-60页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方法第49-55页
     ·驱动因子指标的选取及主成分分析第55-58页
     ·建立驱动因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第58-60页
   ·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形势判断第60-63页
     ·耕地变化基本形势判断第60-61页
     ·建设用地变化基本形势判断第61-63页
第六章 伊宁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措施第63-69页
   ·科学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63-64页
   ·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第64-65页
   ·切实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第65-66页
   ·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第66页
   ·加快开发区建设,促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第66-67页
   ·注重生态与环境建设,改善土地生产条件第67-68页
   ·运用现代先进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管第68-69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69-72页
   ·结论第69-71页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结论第69-70页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结论第70-71页
   ·讨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图壁县羊产业生态价值评估研究
下一篇:乌鲁木齐县观光农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