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血水草地上部分的成分研究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二章 血水草地上部分成分提取与分离第13-17页
   ·药材第13页
   ·仪器与试剂第13页
   ·提取与分离第13-16页
   ·提取与分离示意图第16-17页
第三章 血水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第17-42页
   ·化合物A第18-21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18-19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19-21页
   ·化合物A第21-25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21-22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22-25页
   ·化合物B第25-27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25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25-27页
   ·化合物C第27-28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27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27-28页
   ·化合物D第28-29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28-29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29页
   ·化合物E第29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29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29页
   ·化合物F第29-32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29-30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30-32页
   ·化合物G第32-35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32-33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33-35页
   ·化合物H第35-39页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第35页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第35-39页
   ·常压柱分离第11、20流分GC-MS分析鉴定结果第39-42页
第四章 薄层扫描法测定羽扇豆醇乙酸酯的含量第42-47页
   ·实验材料第42页
   ·含量测定第42-47页
第五章 结果和讨论第47-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第七章 参考文献第51-52页
第八章 血水草的研究进展(综述)第52-62页
   ·植物形态第52页
   ·本草考证第52-53页
   ·化学成分第53-54页
     ·生物碱类第53-54页
     ·三萜类第54页
   ·血水草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第54-58页
     ·总生物碱第54-55页
     ·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第55-57页
     ·原托品碱与别隐品碱第57-58页
     ·白屈菜红默碱第58页
   ·检测方法第58-59页
     ·薄层扫描法第58-59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59页
     ·毛细管电泳法第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图第6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七复合有效成分对恒河猴细菌感染性子宫出血模型内膜局部tPA及PAI-1的影响
下一篇:九华膏治疗外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