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现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1997 年之前我国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10-12页 |
第二节 1997 年《刑法》中我国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12-14页 |
第三节 1997 年至今我国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14-18页 |
第二章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之分析 | 第18-29页 |
第一节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缺陷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实践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第四节 与其他国家及国际刑法中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比较分析 | 第24-29页 |
一、英国 | 第25页 |
二、美国 | 第25-26页 |
三、德国 | 第26页 |
四、日本 | 第26-27页 |
五、法国 | 第27-28页 |
六、国际刑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确定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关键因素 | 第29-31页 |
一、单位犯罪能力的范围 | 第29-30页 |
二、保护一定社会关系的需要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具体标准 | 第31-33页 |
一、在单位的直接业务活动范围或间接业务活动范围内实施的危害社会的单位行为 | 第31-32页 |
二、由于单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没有履行法定的义务而危害社会的单位行为 | 第32页 |
三、由于单位的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力而导致危害社会的单位行为 | 第32页 |
四、即使不在本单位的业务活动范围内但能给本单位带来利益而危害社会的单位行为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我国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扩展途径 | 第33-39页 |
一、部分侵犯财产犯罪应纳入到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3-34页 |
二、货币犯罪应纳入到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4-35页 |
三、金融诈骗犯罪都应纳入到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5-36页 |
四、妨害司法犯罪应纳入到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6页 |
五、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应纳入到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6-37页 |
六、计算机犯罪应纳入到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7-38页 |
七、渎职犯罪应纳入到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