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探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公司司法解散概述 | 第11-13页 |
一、 公司解散的概念及其分类 | 第11页 |
二、 公司司法解散的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三、 公司司法解散的概念及其法律性质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原因 | 第13-15页 |
一、 公司僵局 | 第13-14页 |
二、 公司压迫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 期待利益落空理论 | 第15页 |
二、 诚信义务理论 | 第15-16页 |
三、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比较法上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 第18-23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 第18-20页 |
一、 英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 第18-19页 |
二、 美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 第20-22页 |
一、 德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 第20-21页 |
二、 日本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研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外国立法经验对于我国司法解散制度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探析 | 第23-27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规定 | 第23-24页 |
一、 我国公司法第183 条规定 | 第23页 |
二、 我国公司法第183 条之司法解释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一、 请求权主体与解散事由问题 | 第24-25页 |
二、 公司司法解散诉讼与公司清算合并审理问题 | 第25-26页 |
三、 公司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措施问题 | 第26-27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完善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明确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 | 第27-29页 |
一、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基本理念——司法谨慎介入 | 第27-28页 |
二、 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三大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具体制度之完善 | 第29-33页 |
一、 解散事由 | 第29-30页 |
二、 请求权主体资格 | 第30-32页 |
三、 恶意诉讼防范机制 | 第32页 |
四、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事务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公司司法解散的替代性救济措施 | 第33-36页 |
一、 仲裁 | 第34页 |
二、 指定临时董事和监管人 | 第34页 |
三、 退股权 | 第34-35页 |
四、 除名权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