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穿透工具检测和封堵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第9-16页 |
·匿名通信的基本技术 | 第9-12页 |
·匿名穿透工具 | 第12-14页 |
·流量识别技术 | 第14-16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匿名穿透工具的可监控特征 | 第17-35页 |
·引言 | 第17页 |
·匿名穿透工具简介 | 第17-19页 |
·Tor的可监控特征 | 第19-25页 |
·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 第19-22页 |
·可监控特征的提取 | 第22-25页 |
·Web-Mix的可监控特征 | 第25-30页 |
·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可监控特征的提取 | 第27-30页 |
·I2P的可监控特征 | 第30-32页 |
·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可监控特征的提取 | 第31-32页 |
·特征的有效性测试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匿名穿透工具检测与封堵方法 | 第35-54页 |
·引言 | 第35页 |
·匿名穿透工具的检测算法 | 第35-37页 |
·匿名穿透工具检测算法的性能优化 | 第37-43页 |
·字符串特征的匹配算法 | 第39-40页 |
·IP地址特征的匹配算法 | 第40-41页 |
·匹配算法的性能测试 | 第41-43页 |
·匿名穿透工具的封堵技术 | 第43-53页 |
·网络数据的捕获和发送技术 | 第43-47页 |
·TCP数据包封堵技术 | 第47-49页 |
·UDP数据包封堵技术 | 第49-51页 |
·封堵的有效性测试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仿真平台的实现与分析 | 第54-62页 |
·引言 | 第54页 |
·仿真平台设计 | 第54-58页 |
·仿真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54-56页 |
·捕包模块设计 | 第56页 |
·匹配模块设计 | 第56-58页 |
·封堵模块和日志模块设计 | 第58页 |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58-61页 |
·系统检测有效性分析 | 第59-60页 |
·系统封堵有效性分析 | 第60页 |
·系统负载分析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