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信息光学论文--全息光学论文

基于掺铁铌酸锂的体全息相关识别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第14-17页
   ·光学体全息存储和识别的发展现状第17-20页
   ·光折变晶体材料第20-22页
   ·铌酸锂晶体的研究第22-28页
     ·铌酸锂晶体的结构第22-23页
     ·铌酸锂晶体的制备方法第23-26页
     ·铌酸锂晶体的改性第26-28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光折变体全息存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第30-50页
   ·光折变体全息存储理论第30-37页
     ·光折变动力学方程第30-31页
     ·一般耦合波理论第31-35页
     ·动态耦合波理论第35-37页
   ·光栅固定技术第37-41页
     ·热固定技术第37-38页
     ·电固定技术第38页
     ·双光子固定技术第38-41页
   ·复用技术第41-47页
     ·空间复用技术第42页
     ·角度复用技术第42-45页
     ·分维角度复用技术第45-47页
   ·衍射效率均匀化第47-49页
     ·顺序曝光法第48页
     ·增量曝光法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全息存储热固定技术第50-76页
   ·热固定方法第50页
   ·掺杂铌酸锂晶体光栅热固定理论第50-57页
     ·热固定动力学基础第51-53页
     ·热固定定影阶段(态I)第53-55页
     ·热固定显影阶段(态II)第55-56页
     ·显影后的衰减阶段(态III)第56-57页
   ·参数对掺杂铌酸锂晶体全息存储热固定后衍射效率的影响第57-65页
     ·各种参数和固定后衍射效率的关系第58-63页
     ·实验第63-65页
   ·分批热固定第65-74页
     ·分批热固定的过程第66-67页
     ·分批热固定过程的理论分析第67-69页
     ·批间光擦除时间特性第69-70页
     ·批内光擦除时间特性第70页
     ·分批热固定存储的等衍射效率曝光问题第70-72页
     ·等衍射效率的实验验证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光折变体全息相关识别系统的研究第76-101页
   ·光学相关模式识别介绍第76-78页
   ·体全息相关识别原理第78-87页
     ·基于薄晶体的相关识别系统的位移不变性第81-85页
     ·基于厚晶体的相关识别系统的噪声抑制第85-87页
   ·体全息相关识别系统的研究第87-100页
     ·实时人耳识别第88-94页
     ·静态图像识别第94-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光折变体全息相关识别系统的一些改进第101-125页
   ·可携式相关识别系统的研究第101-109页
     ·光路设计第101-102页
     ·识别系统单元器件的介绍第102-105页
     ·可携式识别系统的实验结果第105-109页
   ·分维角度-空间复用方法第109-113页
     ·原理第110-111页
     ·曝光时序的确定第111-112页
     ·实验和结果第112-113页
   ·超并行体全息相关识别系统的研究第113-124页
     ·实验光路第114页
     ·光致散射的抑制第114-116页
     ·Zn离子掺杂浓度对存储性能的影响第116-117页
     ·Mn离子的掺杂浓度和氧化态对存储性能的影响第117-119页
     ·曝光时序的确定第119-121页
     ·实验参数的确定第121-123页
     ·实验和结果第123-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结论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5-138页
致谢第138-139页
个人简历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CA的产品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城市供水价格管制研究--以长沙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