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认知论文

情感、认知和态度:探索跨产品类型广告的心理效应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6页
1 引言第6页
2 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第6-24页
   ·相关概念介绍第6-9页
     ·态度及其成分第6-7页
     ·广告态度和产品态度第7页
     ·广告诉求第7-8页
     ·理性广告和情感广告第8页
     ·事实性广告和自传体广告第8页
     ·卷入第8-9页
   ·理论背景第9-14页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第9-10页
     ·指向广告的态度模型第10页
     ·说服的情感迁移模型(Affect Transfer Model of Persuasion)第10页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第10-11页
     ·"手段-目的"理论(Means-end Theory)第11-12页
     ·小结第12-14页
   ·研究回顾第14-22页
     ·国外研究回顾第14-20页
     ·国内研究回顾第20-21页
     ·小结第21-22页
   ·本研究总体思路第22-24页
     ·研究一总体思路第23页
     ·研究二的总体思路第23-24页
3 研究一:自传体广告和事实性广告优势效应对比研究第24-3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页
   ·研究假设第24-25页
   ·研究工具和方法第25-28页
     ·预测试阶段第25-26页
     ·正式实验阶段第26-28页
     ·重测阶段第28页
   ·研究结果第28-31页
     ·认知(思考)反应和产品属性回忆内容编码第28-29页
     ·控制性检验第29页
     ·显著性和交互作用检验第29-31页
   ·讨论第31-34页
     ·两类广告的优势效应对比第31页
     ·关于情景卷入第31-32页
     ·关于产品态度第32页
     ·进一步研究设想第32-34页
4 研究二: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对广告心理效应的影响研究第34-61页
   ·研究二较之研究一的改进第34-35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页
   ·研究假设第35-37页
   ·研究工具和方法第37-39页
     ·两种产品的选择和四种广告条件的控制第37-38页
     ·研究方法第38页
     ·研究变量的测量第38-39页
     ·研究样本第39页
   ·研究结果第39-61页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第40-43页
     ·显著性和交互作用检验第43-45页
     ·相关分析第45-49页
     ·回归分析第49-53页
     ·探索性模型检验第53-61页
5 讨论第61-65页
   ·研究结果讨论第61-63页
     ·自传体广告和事实性广告的优势效应对比研究第61页
     ·产品类型和广告类型对广告心理效应的影响研究第61-63页
   ·研究意义第63-65页
     ·理论意义及创新第63页
     ·实践意义第63-65页
6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BS成瘾对高级认知过程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格式塔特征、情绪状态和结果反馈对总结性评估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