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目录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磁浮交通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第7-8页 |
·磁浮列车分类和主要特点 | 第8-9页 |
·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技术 | 第9-11页 |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11-13页 |
·课题背景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特色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磁浮列车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 第15-23页 |
·牵引供电系统在磁浮交通系统中的作用 | 第15页 |
·磁浮列车牵引驱动的控制原理 | 第15-16页 |
·长定子供电 | 第16-19页 |
·长定子直线电机及其分段供电 | 第16页 |
·定子段换步方法 | 第16-19页 |
·定子段供电方式 | 第19页 |
·轨旁设备 | 第19页 |
·牵引系统 | 第19-20页 |
·牵引控制系统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卧龙磁浮列车试验线的牵引供电系统 | 第23-47页 |
·卧龙磁浮列车试验线介绍 | 第23-25页 |
·卧龙磁浮列车试验线牵引供电系统方案和结构 | 第25-28页 |
·牵引供电系统功能与目标 | 第25页 |
·牵引供电系统方案与设备选择 | 第25-26页 |
·基于通信的三种牵引供电系统方案 | 第26-27页 |
·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 第27-28页 |
·试验线长定子直线电机的分段供电 | 第28-32页 |
·试验线长定子直线电机 | 第28-30页 |
·试验线长定子直线电机的分段供电方式 | 第30页 |
·试验线长定子直线电机的分段结构 | 第30-32页 |
·试验线长定子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 | 第32-37页 |
·电励磁直线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32-35页 |
·牵引供电系统长定子直线电机的驱动控制 | 第35页 |
·试验线长定子直线电机的驱动变频器 | 第35-37页 |
·切换开关和开关柜 | 第37-40页 |
·切换开关的选择 | 第37-38页 |
·开关柜 | 第38-40页 |
·馈电电缆 | 第40-41页 |
·馈电电缆的容量和选择 | 第40页 |
·馈电电缆的接线方式 | 第40-41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 | 第41页 |
·列车位置检测 | 第41-45页 |
·磁浮列车系统中的位置检测 | 第41-42页 |
·卧龙磁浮列车试验线中列车位置的检测 | 第42页 |
·位置传感器的选择 | 第42-44页 |
·位置传感器的布置和安装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试验线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7-67页 |
·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 第47-53页 |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和工作原理 | 第47-50页 |
·常用的PLC控制系统结构 | 第50-53页 |
·卧龙磁浮列车试验线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硬件组建 | 第53-54页 |
·卧龙磁浮列车试验平台对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 第53页 |
·试验线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第53-54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中S7-300控制器的硬件组态 | 第54-58页 |
·CPU模块的选择 | 第54-55页 |
·数字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 第55-56页 |
·数字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 第56-57页 |
·电源模块的选择 | 第57-58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中的接口电路设计 | 第58-61页 |
·S7-300与传感器输入信号的连接 | 第58-59页 |
·S7-300与接触器的连接 | 第59-60页 |
·S7-300中的输入输出接口地址分配 | 第60-61页 |
·PLC的电源供电系统的设计 | 第61-63页 |
·供电系统的保护措施 | 第61页 |
·电源模块供电系统的设计 | 第61-62页 |
·I/O模块供电电源的设计 | 第62-63页 |
·PLC控制系统的抗噪声 | 第63-64页 |
·试验线现场的噪声和干扰 | 第63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抗噪声措施 | 第63-64页 |
·PL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中的接地系统问题 | 第64-66页 |
·各种不同的接地概念 | 第65-66页 |
·关于等电位联结的接地系统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试验线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网络通信设计 | 第67-81页 |
·PROFIBUS现场总线及与其他现场总线的比较 | 第67-70页 |
·PROFIBUS现场总线 | 第67-70页 |
·几种常见的现场总线及工业应用 | 第70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和运控系统的通信 | 第70-79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中S7-300 PLC可以采取的通信方式 | 第70-71页 |
·西门子S7通讯及S7基本通讯 | 第71-74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中的PROFIBUS-DP通信和SFC 14/15 | 第74-75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和运控系统间的通信协议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试验线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81-97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和软件总体框架 | 第81-83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 | 第81-82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软件总体框架 | 第82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过程 | 第82-83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程序中的符号表和逻辑块 | 第83-86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初始化程序—启动组织块OB100 | 第86-87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主程序OB1 | 第87-88页 |
·PROFIBUS-DP通信程序—循环中断组织块OB35 | 第88-91页 |
·PROFIBUS-DP通信数据区—数据块DB50 | 第91-92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中的其他子程序—功能FC11-FC18 | 第92-95页 |
·牵引供电控制系统中的故障诊断 | 第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七章 试验线牵引供电系统的调试和试验结果 | 第97-103页 |
·卧龙磁浮列车试验线和牵引供电系统 | 第97-99页 |
·试验线牵引供电控制系统的调试 | 第99-102页 |
·试验线牵引供电系统和车辆悬浮系统的联合调试 | 第102-103页 |
第八章 工作总结和展望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致谢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