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学习和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10页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在中国的确立第10-20页
 (一) 信仰第10-14页
  1. 信仰概念第10-12页
  2. 信仰的双重属性第12-13页
  3. 信仰与信念、理想概念辨析第13-14页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第14-16页
  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第14-15页
  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点第15-16页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建立及影响第16-20页
  1.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建立第16-17页
  2. 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17-18页
  3. 马克思主义信仰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第18-20页
二、当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及根源第20-27页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表现第20-22页
  1.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惑与动摇第20-21页
  2.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扭曲第21页
  3. 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第21-22页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第22-27页
  1. 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的失误第22-23页
  2.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出现过严重曲折第23-24页
  3. 苏东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遭受重挫第24-25页
  4. 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提出了种种挑战第25-26页
  5.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第26-27页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第27-39页
 (一) 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和可能性第27-29页
  1. 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意义第27-28页
  2. 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利条件第28-29页
 (二) 以科学的态度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第29-32页
  1. 科学认识与科学信仰的统一第29-30页
  2.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30-31页
  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多元信仰并存第31-32页
 (三) 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第32-39页
  1. 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弘扬与宣传第32-33页
  2. 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第33-35页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5-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构想研究
下一篇:美国生态保护的历史轨迹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