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 ·火力发电重要地位和巨大发展空间 | 第9-10页 |
| ·火电锅炉抗震防灾的重要意义 | 第10页 |
| ·现行锅炉构架设计依据 | 第10-11页 |
| ·火电锅炉构架振动控制及相关领域研究状况 | 第11-21页 |
| ·火电锅炉构造 | 第11-14页 |
| ·火电锅炉构架体系抗震研究状况 | 第14-19页 |
| ·相关领域研究状况 | 第19-21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新型导向装置原理介绍 | 第22-34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新型导向装置介绍 | 第22-29页 |
| ·新型导向装置构造 | 第22-25页 |
| ·相关原理介绍 | 第25-27页 |
| ·新型导向装置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 第27-29页 |
| ·新型导向装置ANSYS 模型建立 | 第29-33页 |
| ·COMBIN40 单元的介绍 | 第29-30页 |
| ·新型导向装置在锅炉构架中的平面布置 | 第30-32页 |
| ·新型导向装置在锅炉构架中的垂直布置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锅炉构架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与新型导向装置参数的函数关系 | 第34-54页 |
| ·引言 | 第34-35页 |
| ·数值计算方案 | 第35-36页 |
| ·ANSYS 中计算方案的基本设定 | 第35页 |
| ·结构目标性能选取 | 第35-36页 |
| ·目标函数关系假定 | 第36-42页 |
| ·函数关系假定 | 第36-38页 |
| ·刚性层证明 | 第38-42页 |
| ·新型导向装置参数和锅炉构架体系振动反应关系式确定 | 第42-51页 |
| ·均匀设计介绍 | 第42-43页 |
| ·数值计算模型 | 第43-46页 |
| ·锅炉构架X 方向最大位移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 ·锅炉构架X 方向最大层间位移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 ·锅炉构架Y 方向最大位移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 ·锅炉构架Y 方向最大相对位移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 ·锅炉构架新型导向装置最优控制 | 第51-53页 |
|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 第4章 安装新型导向装置锅炉构架地震作用下内力分析 | 第54-69页 |
| ·引言 | 第54-55页 |
| ·锅炉构架地震作用下内力分析 | 第55-57页 |
| ·锅炉构架体系内力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 第55页 |
| ·锅炉构架体系杆件分类及选择示意 | 第55-57页 |
| ·锅炉构架体系杆件内力回归计算 | 第57-67页 |
| ·均匀设计参数设定 | 第57-59页 |
| ·回归分析杆件确定 | 第59-62页 |
| ·回归分析 | 第62-67页 |
| ·锅炉构架新型导向装置传力分析 | 第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5章 新型导向装置安装位置对锅炉构架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69-79页 |
| ·引言 | 第69-70页 |
| ·新型导向装置第一种安装方案的优越性 | 第70-71页 |
| ·新型导向装置第二种安装方案同第一种比较 | 第71-73页 |
| ·新型导向装置第三种安装方案同第一种比较 | 第73-76页 |
| ·新型导向装置第四种安装方案同第一种比较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