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中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地理信息系统 | 第9页 |
|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地理信息的组成 | 第10-11页 |
| ·地理信息的特征 | 第11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1-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 2 数据来源及组织方式 | 第14-27页 |
| ·TIGER 数据 | 第14-18页 |
| ·TIGER 数据提供的服务 | 第14-15页 |
| ·TIGER/Line 的数据内容 | 第15-18页 |
| ·几个术语 | 第15-16页 |
| ·TIGER/Line 数据的组织方式 | 第16-17页 |
| ·TIGER/Line 数据文件之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 ·SHAPE 文件 | 第18-27页 |
| ·主文件 | 第19-25页 |
| ·主文件头 | 第19-21页 |
| ·记录头 | 第21页 |
| ·主文件记录内容 | 第21-25页 |
| ·索引文件 | 第25-26页 |
| ·DBase 文件结构 | 第26-27页 |
| 3 算法 | 第27-37页 |
| ·传统的最短路径算法 | 第27-28页 |
| ·Floyd 算法 | 第27页 |
| ·Dijkstra 算法 | 第27-28页 |
| ·A*算法 | 第28-37页 |
| ·启发式搜索算法 | 第28-30页 |
| ·A*算法表述 | 第30-37页 |
| ·A*的估价函数 | 第30-31页 |
| ·A*算法 | 第31-32页 |
| ·估价函数的选取——方向优先搜索 | 第32-37页 |
| 4 必备工具 | 第37-41页 |
| ·TIGER-SHAPE数据转换工具 | 第37页 |
| ·RTREE 模块 | 第37-40页 |
| ·空间索引 | 第37-38页 |
| ·R 树 | 第38-39页 |
| ·R 树索引的建立 | 第39页 |
| ·需要使用的方法 | 第39-40页 |
| ·地图显示控件 | 第40-41页 |
| 5 系统实现 | 第41-43页 |
| ·目标 | 第41页 |
| ·平台和工具 | 第41-42页 |
| ·难点 | 第42页 |
| ·重点 | 第42-43页 |
| 6 地图数据的组织 | 第43-59页 |
| ·数据分块和分层 | 第43-48页 |
| ·三段寻径 | 第43-44页 |
| ·数据的分层 | 第44-46页 |
| ·数据分层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 ·边缘问题: 数据分层策略的盲点 | 第48-51页 |
| ·边缘寻径的困难 | 第48-50页 |
| ·生成大数据的邻接信息 | 第50-51页 |
| ·地图的随机读取 | 第51-53页 |
| ·邻接地图的数据结构 | 第51-52页 |
| ·邻接地图的随机读取 | 第52-53页 |
| ·随机读取的局限 | 第53页 |
| ·地图数据的简化 | 第53-57页 |
| ·道路的简化 | 第53-55页 |
| ·道路的数据文件 | 第55-57页 |
| ·路段结构 | 第57-59页 |
| 7 寻径策略 | 第59-69页 |
| ·COUNTY 内寻径 | 第59-65页 |
| ·STATE 内寻径(不同COUNTY) | 第65-68页 |
| ·三段寻径 | 第65-66页 |
| ·直接寻径 | 第66-68页 |
| ·US 内寻径(不同STATE) | 第68-69页 |
| 8 程序的主要结构 | 第69-72页 |
| ·类图 | 第69-70页 |
| ·主要的方法和结构 | 第70-72页 |
| 9 总结和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5-77页 |
| 附录一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