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知名大学校长遴选机制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7-9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三、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四、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美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机制及利弊分析 | 第16-27页 |
| 一、美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标准 | 第16-23页 |
| (一) 美国著名私立大学校长的基本情况 | 第16-19页 |
| (二) 美国著名公立大学校长的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 (三) 美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标准 | 第22-23页 |
| 二、美国大学校长的遴选程序 | 第23-24页 |
| 三、美国大学校长遴选的利弊分析 | 第24-27页 |
| (一) 校长任职时间比较长 | 第24-25页 |
| (二) 校长的专业背景非常丰富 | 第25页 |
| (三) 校长专业化管理的程度很高 | 第25页 |
| (四) 校长的选拔主要采用外部选拔的方式 | 第25页 |
| (五) 校长的选拔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机制及利弊分析 | 第27-36页 |
| 一、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标准 | 第27-35页 |
| (一) 我国文理主导型大学校长的基本情况 | 第27-30页 |
| (二) 我国理工主导型大学校长的基本情况 | 第30-34页 |
| (三) 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标准 | 第34-35页 |
| 二、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程序 | 第35页 |
| 三、我国大学校长遴选的利弊分析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中美大学校长选拔机制的比较分析 | 第36-45页 |
| 一、中美大学校长遴选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36-43页 |
| (一) 性别 | 第36-37页 |
| (二) 学历与学位 | 第37页 |
| (三) 专业背景 | 第37-38页 |
| (四) 院校背景 | 第38-39页 |
| (五) 工作经历 | 第39页 |
| (六) 平均任职期限 | 第39-40页 |
| (七) 办学理念 | 第40-41页 |
| (八) 领导风格 | 第41-43页 |
| 二、中美大学校长遴选程序的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 (一) 选拔的主体 | 第43页 |
| (二) 选拔的范围 | 第43-44页 |
| (三) 考核的方式 | 第44页 |
| (四) 任命的方式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我国大学校长遴选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5-56页 |
| 一、我国大学校长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5-49页 |
| (一) 遴选标准上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 (二) 遴选程序上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 二、改革我国大学校长遴选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 第49-56页 |
| (一) 遴选标准上的对策与建议 | 第50-53页 |
| (二) 遴选程序上的对策与建议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