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38CrMoAl钢简介 | 第11-12页 |
·离子渗氮的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离子渗氮简介 | 第14-19页 |
·渗氮基础 | 第14-16页 |
·渗氮过程中组织的形成及氮的扩散 | 第16页 |
·等离子体概念 | 第16-17页 |
·辉光放电 | 第17页 |
·气体放电伏安特性曲线 | 第17-19页 |
·离子渗氮的优点 | 第19-20页 |
·离子渗氮的应用 | 第20-23页 |
·空心阴极辅助离子渗氮技术 | 第23-25页 |
·活性屏离子渗氮技术 | 第23-24页 |
·空心阴极效应 | 第24页 |
·空心阴极辅助离子渗氦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5页 |
·本文研究意义 | 第25-27页 |
第2章 实验流程及测试分析方法 | 第27-41页 |
·实验设备 | 第27-31页 |
·离子渗氮设备组成系统 | 第27-29页 |
·本实验所用设备 | 第29-31页 |
·实验流程 | 第31-33页 |
·试样制备 | 第31-32页 |
·渗氮流程 | 第32-33页 |
·离子渗氮的影响条件 | 第33-36页 |
·气体成分的影响 | 第33-34页 |
·渗氮温度的影响 | 第34页 |
·渗氮时间的影响 | 第34页 |
·放电功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合金元素的影响 | 第35-36页 |
·测试分析方法 | 第36-41页 |
·金相组织的观测 | 第36-37页 |
·显微硬度的测定 | 第37页 |
·表面粗糙度分析 | 第37-39页 |
·渗层深度的检测 | 第39-41页 |
第3章 38CrMoAl钢空心阴极辅助离子渗氮正交实验 | 第41-47页 |
·正交分析原理简介 | 第41-42页 |
·正交表的代号及含义 | 第41页 |
·正交实验及正交表的特点 | 第41-42页 |
·正交试验方案的设计步骤 | 第42页 |
·38CrMoAl钢离子渗氮实验的因素位级表设计 | 第42-43页 |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7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第4章 最佳工艺条件下渗氮层质量分析 | 第47-53页 |
·显微硬度分析 | 第47页 |
·表面粗糙度分析 | 第47-49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渗氮层显微组织分析 | 第50页 |
·渗层深度检测 | 第50-52页 |
·XRD检测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38CrMoAl钢离子渗氮理论研究 | 第53-65页 |
·离子渗氮过程 | 第53页 |
·氨气的分解反应 | 第53-54页 |
·表面、界面反应及氨的吸收、分解过程 | 第54-56页 |
·氮的扩散过程 | 第56-61页 |
·间隙扩散 | 第56-58页 |
·反应扩散 | 第58-61页 |
·氮势的热力学分析 | 第61-64页 |
·纯氮渗氮的氮势 | 第62-63页 |
·纯氨渗氮的氮势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