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图像与电子海图叠加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电子海图系统的应用 | 第9-10页 |
| ·电子海图系统与雷达图像叠加显示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 第2章 电子海图标准 | 第15-35页 |
| ·电子海图系统 | 第15-16页 |
| ·电子海图文件数据结构 | 第16-26页 |
| ·理论数据模型 | 第16-17页 |
| ·数据结构 | 第17-19页 |
| ·一般编码约定 | 第19-20页 |
| ·元记录编码约定 | 第20-22页 |
| ·特征记录编码约定 | 第22-23页 |
| ·空间记录编码约定 | 第23-24页 |
| ·封装标准 | 第24-26页 |
| ·数据的用户自定义处理和存储 | 第26-35页 |
| ·用户自定义结构体 | 第26-29页 |
| ·读取标准封装文件代码研究 | 第29页 |
| ·存储用户自定义文件代码研究 | 第29-35页 |
| 第3章 雷达图像的矢量化 | 第35-46页 |
| ·雷达图像的特点 | 第35-36页 |
| ·雷达图像的提取 | 第36-37页 |
| ·雷达图像数据的处理 | 第37-38页 |
| ·矢量化的意义 | 第38-40页 |
| ·矢量化方法及存储方式 | 第40-43页 |
| ·矢量化数据的传输 | 第43-46页 |
| 第4章 坐标系统和坐标变换 | 第46-57页 |
| ·坐标系统 | 第46-50页 |
| ·地球椭球体及其参数 | 第46-47页 |
| ·地理坐标系 | 第47-48页 |
| ·墨卡托投影 | 第48页 |
| ·屏幕坐标系 | 第48-50页 |
| ·坐标变换 | 第50-57页 |
| ·地理坐标系与墨卡托坐标系 | 第50-52页 |
| ·墨卡托坐标系与屏幕坐标系 | 第52-54页 |
| ·极坐标系与地理坐标系 | 第54-57页 |
| 第5章 叠加的具体实现 | 第57-64页 |
| ·叠加的前提条件 | 第57页 |
| ·目标方位和距离的确定 | 第57-58页 |
| ·电子海图显示的实现 | 第58-60页 |
| ·读取用户自定义文件 | 第58页 |
| ·显示电子海图 | 第58-60页 |
| ·电子海图的缩放和漫游 | 第60-62页 |
| ·缩放操作 | 第60-61页 |
| ·漫游操作 | 第61-62页 |
| ·叠加的具体实现 | 第62-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