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实现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我国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需要 | 第11-12页 |
·我国铁路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 第12-13页 |
·我国铁路建设安全管理知识的积累和转化的需要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7-20页 |
2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一般方法 | 第20-30页 |
·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 | 第20-22页 |
·我国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 | 第20-21页 |
·我国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机构设置 | 第21-22页 |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 第22-27页 |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特点 | 第22-24页 |
·参建各方的安全责任概述 | 第24-25页 |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保证体系 | 第25-27页 |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控制过程 | 第27-29页 |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步骤 | 第27-28页 |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控制过程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3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流程研究 | 第30-47页 |
·基于GIS的安全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 第30-34页 |
·平台的构成 | 第30-31页 |
·平台的构建 | 第31-33页 |
·平台的数据整合 | 第33-34页 |
·施工安全闭环管理信息流程 | 第34-37页 |
·安全检查的原理与模式 | 第34-36页 |
·施工安全闭环管理信息流程 | 第36-37页 |
·施工安全综合分析 | 第37-41页 |
·安全数据综合分析的内容 | 第38页 |
·安全自控率对比分析模型 | 第38-40页 |
·数据综合分析流程 | 第40-41页 |
·安全事故管理 | 第41-44页 |
·安全事故处理程序 | 第41-42页 |
·安全事故管理流程 | 第42-44页 |
·基于安全管理的监理管理信息流程 | 第44-46页 |
·工程施工监理概述 | 第44页 |
·监理管理平台结构 | 第44-45页 |
·监理考核评比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4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数据分析与集成 | 第47-68页 |
·数据的分类 | 第47-50页 |
·空间数据 | 第47-48页 |
·属性数据 | 第48-49页 |
·文档数据 | 第49-50页 |
·数据的编码 | 第50-57页 |
·数据编码的原则 | 第50页 |
·空间数据的分类 | 第50-51页 |
·属性数据的分类和编码 | 第51-56页 |
·文档数据的分类和编码 | 第56-57页 |
·数据平台的构建 | 第57-65页 |
·数据仓库技术 | 第57-60页 |
·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 第60-62页 |
·属性数据库的构建 | 第62-65页 |
·文档数据库的构建 | 第65页 |
·数据的采集 | 第65-67页 |
·数据的采集原则 | 第65-66页 |
·数据的采集流程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5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68-77页 |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68-69页 |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调查分析 | 第68页 |
·系统的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 第68-69页 |
·系统设计目标及原则 | 第69-71页 |
·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69-70页 |
·系统的设计原则 | 第70-71页 |
·构建系统体系结构 | 第71-74页 |
·系统的硬件结构 | 第71-72页 |
·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72-73页 |
·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73-74页 |
·系统设计和功能实现 | 第74-76页 |
·系统应用层次划分 | 第74-75页 |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75页 |
·系统的开发模式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6 铁路新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 | 第77-86页 |
·基于GIS的安全管理综合数据平台 | 第77-80页 |
·施工安全检查子系统 | 第80-81页 |
·安全状况分析子系统 | 第81-83页 |
·伤亡事故及隐患管理子系统 | 第83-84页 |
·监理管理子系统 | 第84-8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86页 |
·论文的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