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基本理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概念 | 第9页 |
第二节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认定标准 | 第9-11页 |
第三节 股东大会瑕疵决议的效力 | 第11-14页 |
第二章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基本制度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基本制度 | 第15-18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基本制度的规定 | 第18-22页 |
第三章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原则 | 第22-24页 |
第一节 决议的安定性原则 | 第22页 |
第二节 程序的保障性原则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利益的平衡性原则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方式 | 第24-30页 |
第一节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非司法救济方式 | 第24-26页 |
一、决议程序瑕疵的豁免:全体股东的同意 | 第24-25页 |
二、无效决议的治愈:德国法的经验 | 第25页 |
三、瑕疵的补救 | 第25-26页 |
第二节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司法救济方式 | 第26-28页 |
一、瑕疵决议的撤销之诉、无效确认之诉 | 第27页 |
二、异议股东的直接侵权诉讼 | 第27页 |
三、异议股东派生诉讼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非司法救济与司法救济方式的关系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我国股东大会决议瑕疵救济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 第31-32页 |
一、决议瑕疵的非司法救济制度存在缺陷 | 第31-32页 |
二、决议瑕疵的司法救济制度不够完善 | 第32页 |
第二节 完善的建议 | 第32-37页 |
一、非司法救济措施的完善 | 第33页 |
二、司法救济措施的完善 | 第33-36页 |
三、司法观念变革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