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导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证券市场的全球化与跨境监管合作 | 第13-20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全球化下的开放与监管 | 第13-16页 |
一、世界主要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 | 第13-15页 |
二、证券跨境监管合作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证券跨境监管合作法律关系分析 | 第16-20页 |
一、跨境证券监管法律关系的构成 | 第16-17页 |
二、证券跨境监管合作的方式 | 第17-18页 |
三、证券跨境监管合作的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证券跨境监管的三维合作机制 | 第20-34页 |
第一节 国内法上的证券跨境监管合作机制 | 第20-23页 |
一、美国 | 第20-22页 |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区际证券跨境监管合作机制 | 第23-27页 |
一、概述 | 第24页 |
二、合作机制 | 第24-27页 |
三、监管重点 | 第27页 |
第三节 全球证券监管合作机制 | 第27-34页 |
一、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 | 第28-29页 |
二、WTO框架下的证券跨境监管合作 | 第29-31页 |
三、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FIBV)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我国证券跨境监管合作现存法律问题分析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我国证券跨境监管合作的现状 | 第34-35页 |
一、双边监管合作方面 | 第34-35页 |
二、区际合作方面 | 第35页 |
三、全球性合作方面 | 第35页 |
第二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8页 |
一、法规体系缺失 | 第35-36页 |
二、中国证监会的执法权力不足 | 第36-37页 |
三、双边监管合作可操作性不强 | 第37页 |
四、区际多边监管合作未取得实质进展 | 第37页 |
五、全球性多边监管合作机制尚未根本建立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成因分析 | 第38-40页 |
一、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高 | 第38页 |
二、证券监管的行政色彩过浓 | 第38-39页 |
三、证券市场的法规体系不完备 | 第39页 |
四、国家支持的力度不够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证券跨境监管合作机制的建议 | 第40-45页 |
第一节 积极稳妥推进我国证券业的国际化 | 第40-41页 |
一、扩大对外开放 | 第40页 |
二、完善监管法规 | 第40页 |
三、发展证券市场规模 | 第40-41页 |
四、推动国内机构“走出去” | 第41页 |
第二节 全面建立证券跨境监管的三维合作机制 | 第41-45页 |
一、完善证券跨境监管的法律机制 | 第41-42页 |
二、扩大中国证监会的执法权 | 第42页 |
三、加深双边监管合作的力度 | 第42-43页 |
四、拓宽多边监管合作的范围和方式 | 第43页 |
五、在 CPEA框架下进一步建立内地和香港、澳门的监管合作制度 | 第43-44页 |
六、参照 CEPA框架,建立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监管合作关系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