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攻击性及攻击行为的涵义 | 第12-14页 |
·攻击行为的分类 | 第14页 |
·攻击性的理论 | 第14-16页 |
·攻击的习性学理论 | 第14-15页 |
·攻击的驱动理论 | 第15页 |
·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攻击的社会认知理论 | 第16页 |
·攻击性的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传统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内隐联想测验介绍 | 第19-24页 |
·内隐联想测验的由来 | 第19-20页 |
·内隐联想测验的原理及其基本过程 | 第20-21页 |
·内隐联想测验的性能 | 第21-22页 |
·内隐社会认知研究 | 第22-24页 |
·农民工问题介绍 | 第24-27页 |
·农民工概念 | 第24-25页 |
·农民工犯罪 | 第25-27页 |
3 研究总体构想 | 第27-2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研究总体假设 | 第28-29页 |
·研究总体思路 | 第29页 |
4 系列研究 | 第29-50页 |
·农民工内隐攻击性测验 | 第29-40页 |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讨论 | 第36-40页 |
·农民工的外显攻击性测验 | 第40-46页 |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的关系 | 第46-48页 |
·敌意问卷和攻击性问卷结果与IAT结果间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农民工内隐攻击性和外显攻击性特征与其他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 第47-48页 |
·攻击性行为归因方式的研究 | 第48-50页 |
·研究目的 | 第48页 |
·研究方法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0页 |
5 全文总结 | 第50-56页 |
·总讨论 | 第50-53页 |
·研究的总体结论 | 第53-54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