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6页 |
·吡唑及其配位化学 | 第9-10页 |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0-11页 |
·水热溶剂热中配合物的原位合成:配位化学与有机合成化学之间的一种新的桥梁 | 第11-21页 |
·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 | 第12-14页 |
·烷基化反应 | 第14-15页 |
·羟基化反应 | 第15-17页 |
·碳-碳偶合反应 | 第17-19页 |
·有机硫和无机硫的转移反应 | 第19-21页 |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吡唑配体的合成及Cu(Ⅰ)配合物的合成 | 第26-36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27-29页 |
·合成方案 | 第27-28页 |
·合成步骤 | 第28-29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29-30页 |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晶体结构表征 | 第30-33页 |
·晶体结构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附录1 配体的红外光谱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卤化亚铜烷基化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烷基化机理的研究 | 第37-67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8页 |
·实验试剂 | 第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8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8-41页 |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晶体结构表征 | 第41-50页 |
·结构与讨论 | 第50-63页 |
·晶体结构 | 第50-60页 |
·晶体结构讨论与烷基化机理的探讨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二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