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寓言化的现实介入 | 第14-19页 |
一 初出茅庐的学步阶段 | 第14-16页 |
二 寓言化的现实关怀 | 第16-19页 |
1 老人:传统的象征 | 第16-17页 |
2 现实的寓言化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直面现实的平实表达 | 第19-35页 |
一 底层官员的酸辣生活 | 第20-23页 |
1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官差催粮图 | 第20-21页 |
2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为民谋福图 | 第21-22页 |
3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争权夺利图 | 第22-23页 |
二 底层百姓艰难的日常存在状态 | 第23-31页 |
1 底层百姓的人格存在状态 | 第24-26页 |
2 底层大众的精神存在状态 | 第26-31页 |
三 平实的叙事风格 | 第31-35页 |
1 叙事语言的平实 | 第32页 |
2 叙事模式的平实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圣天门口》:超越现实的形上追求 | 第35-46页 |
一 另一种历史诉说方式 | 第35-40页 |
1 革命工作者及革命家属 | 第37-38页 |
2 被漠视的一面 | 第38-40页 |
二 寓言的回归及形上追求 | 第40-44页 |
三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