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 ·鼻腔黏膜给药 | 第9-10页 |
| ·肺部给药 | 第10-11页 |
| ·口服给药 | 第11页 |
| ·口腔黏膜给药 | 第11-12页 |
|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口腔黏膜给药特点及吸收途径 | 第12-13页 |
| ·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与药物吸收途径 | 第13-14页 |
| ·促进口腔黏膜吸收的方法 | 第14-18页 |
| 第2章 胰岛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8-28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8页 |
| ·仪器 | 第18页 |
| ·试剂 | 第18页 |
| ·实验动物 | 第18页 |
| ·胰岛素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8-23页 |
| ·色谱条件 | 第18-19页 |
| ·检测限 | 第19页 |
| ·标准曲线 | 第19-20页 |
| ·专属性 | 第20页 |
| ·精密度 | 第20-21页 |
| ·不同温度下方法稳定性 | 第21-22页 |
| ·回收率 | 第22-23页 |
|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 第23-27页 |
| ·测定原理 | 第23页 |
| ·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 ·血糖测定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胰岛素舌下黏膜吸收促进剂的筛选 | 第28-4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 ·仪器 | 第28页 |
| ·试剂 | 第28-29页 |
|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 ·给药液配制 | 第29-30页 |
| ·含单一促进剂的胰岛素溶液 | 第29-30页 |
| ·含复合促进剂的胰岛素溶液 | 第30页 |
| ·离体黏膜渗透实验筛选吸收促进剂 | 第30-31页 |
| ·离体渗透实验 | 第30页 |
|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 ·在体法筛选吸收促进剂 | 第31-38页 |
| ·动物实验方法 | 第31页 |
| ·给药方案 | 第31页 |
| ·数据处理 | 第31-33页 |
| ·促进剂的筛选 | 第33-37页 |
| ·促进剂浓度的筛选 | 第37-38页 |
| ·胰岛素剂量对降血糖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离体黏膜筛选吸收促进剂 | 第38页 |
| ·在体法筛选吸收促进剂 | 第38-40页 |
| 第4章 胰岛素舌下黏附膜剂的制备 | 第40-49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41页 |
| ·仪器 | 第40页 |
| ·试剂 | 第40-41页 |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 ·成膜材料的筛选 | 第41-43页 |
| ·单一膜材的筛选 | 第41-42页 |
| ·复合膜材的筛选 | 第42-43页 |
| ·舌下贴膜处方优化 | 第43-45页 |
| ·膜剂体外黏附力的测定 | 第43页 |
| ·膜剂溶解时间的测定 | 第43-45页 |
| ·舌下黏附膜剂的制备 | 第45-46页 |
| ·处方 | 第45-46页 |
| ·制备方法 | 第46页 |
| ·胰岛素舌下膜剂体外评价 | 第46-47页 |
| ·含量测定 | 第46页 |
| ·体外释放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胰岛素舌下膜剂体内药效学研究 | 第49-55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9页 |
| ·仪器 | 第49页 |
| ·试剂 | 第49页 |
| ·动物 | 第49页 |
| ·胰岛素贴膜经正常家兔舌下黏膜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 | 第49-52页 |
| ·给药方法 | 第49-50页 |
| ·取血方法与血糖测定 | 第50页 |
| ·数据处理 | 第50页 |
| ·正常家兔模型降血糖结果 | 第50-52页 |
| ·胰岛素贴膜经糖尿病模型家兔降血糖结果 | 第52-54页 |
| ·糖尿病家兔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 ·降血糖实验 | 第52页 |
| ·胰岛素贴膜经糖尿病模型家兔舌下黏膜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