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圣愈散对CITP小鼠模型外周血IL-6、PLT影响的研究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36页 |
1.中医对中医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认识 | 第9-17页 |
·中医对血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9-10页 |
·治则治法 | 第10-12页 |
·中医药治疗 | 第12-17页 |
2.西医对ITP的认识 | 第17-31页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7页 |
·发病机制研究概况 | 第17-23页 |
·治疗方面 | 第23-31页 |
3.ITP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被动型的病理模型 | 第32-33页 |
·主动型的病理模型 | 第33-34页 |
·转基因动物造模 | 第34页 |
4.IL-6的研究进展 | 第34-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1.材料 | 第36-38页 |
·动物 | 第36页 |
·主要试剂与药物 | 第36-37页 |
·仪器 | 第37-38页 |
2.方法 | 第38页 |
·实验分组 | 第38页 |
·造模方法 | 第38页 |
·给药 | 第38页 |
·取材及样品处理 | 第38页 |
3.观测内容 | 第38-39页 |
·一般情况 | 第38页 |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 第38页 |
·IL-6检测 | 第38-39页 |
4.统计方法 | 第39-40页 |
5.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一般状态观察 | 第40-41页 |
·外周血PLT、IL-6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