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忠实义务概述 | 第10-14页 |
第一节 忠实义务的含义 | 第10页 |
第二节 忠实义务的性质 | 第10-14页 |
一、忠实义务与配偶权的关系 | 第10-11页 |
二、忠实义务与同居义务的关系 | 第11-12页 |
三、忠实权是身份权 | 第12-13页 |
四、忠实权既是对人权又是对世权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违反忠实义务的危害 | 第14页 |
第二章 忠实义务的论争与立法基础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对忠实义务的论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忠实义务立法的社会学基础 | 第15-17页 |
一、忠实义务是随着婚姻家庭形态的逐步发展而出现的 | 第15-16页 |
二、忠实义务是婚姻家庭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必然产物 | 第16-17页 |
三、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并未削弱忠实义务的社会学基础 | 第17页 |
第三节 忠实义务立法的道德基础 | 第17-20页 |
一、忠实义务是婚姻道德历史发展的产物 | 第17-18页 |
二、忠实义务是被普遍认可的婚姻道德 | 第18-19页 |
三、道德调整有助于实现忠实义务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忠实义务的立法发展 | 第20-24页 |
第一节 早期与近代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一、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规定与影响 | 第20页 |
二、西方早期与近代法律规定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现代法律规定 | 第21-24页 |
一、域外法律规定 | 第21-23页 |
二、中国法律规定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忠实义务立法完善的思考 | 第24-34页 |
第一节 增强忠实义务的立法确定性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 第25-28页 |
一、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25-26页 |
二、完善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对确立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 第28-31页 |
一、婚内损害赔偿制度概述 | 第28-29页 |
二、作者的观点 | 第29-31页 |
第四节 对追究通奸第三人责任的思考 | 第31-34页 |
一、通奸第三人责任概述 | 第31-32页 |
二、作者的观点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忠实义务的新课题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忠实义务免除 | 第34-36页 |
一、忠实义务免除之概述 | 第34-35页 |
二、忠实义务免除之争议 | 第35页 |
三、作者的观点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忠实义务协议 | 第36-39页 |
一、忠实义务协议之概述 | 第36-37页 |
二、忠实义务协议之争议 | 第37页 |
三、作者的观点 | 第37-39页 |
第三节 违反忠实义务的证明问题 | 第39-42页 |
一、证明的困难 | 第39页 |
二、证明实践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