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符号清单 | 第11-13页 |
插图清单 | 第13-16页 |
表格清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4页 |
·引言 | 第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基本分析方法 | 第17-18页 |
·静力学法 | 第17-18页 |
·动力学法 | 第18页 |
·考虑实际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23页 |
·轴承负荷计算方法 | 第18页 |
·供油特性因素的影响 | 第18-19页 |
·空穴边界条件的润滑分析 | 第19页 |
·计及表面形貌等单一因素影响的润滑分析 | 第19-22页 |
·计及表面形貌、热效应、弹性变形和润滑剂流变性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润滑分析 | 第22-2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计及表面形貌的倾斜轴颈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 | 第24-63页 |
·引言 | 第24页 |
·基本方程和公式 | 第24-33页 |
·倾斜轴颈轴承的油膜厚度方程 | 第24-29页 |
·不计轴承表面变形的油膜厚度表达式 | 第24-25页 |
·轴承表面弹性变形引起的油膜厚度变化量计算 | 第25-29页 |
·Reynolds方程及其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润滑油粘压效应关系式 | 第30页 |
·压力流量因子、剪切流量因子和剪切力因子的确定 | 第30-31页 |
·压力流量因子 | 第30-31页 |
·剪切流量因子 | 第31页 |
·剪切力因子 | 第31页 |
·轴承油膜反力(承载量) | 第31-32页 |
·轴承端泄流量 | 第32页 |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 | 第32页 |
·保持倾斜轴颈轴承稳定工作的力矩 | 第32-33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3-39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9-61页 |
·润滑油粘压效应的影响 | 第48-49页 |
·轴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49-57页 |
·表面粗糙度大小的影响 | 第49-52页 |
·表面方向参数的影响 | 第52-57页 |
·轴承表面变形的影响 | 第57-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三章 计入曲轴受载变形的粗糙表面曲轴轴承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 | 第63-99页 |
·引言 | 第63页 |
·基本方程及其数值解法 | 第63-68页 |
·Reynolds方程 | 第64-65页 |
·油膜厚度方程 | 第65-66页 |
·载荷平衡方程 | 第66-68页 |
·计算轴承表面弹性变形的柔度矩阵建立 | 第68-71页 |
·变形矩阵方法 | 第68-69页 |
·轴承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69-70页 |
·柔度矩阵的建立 | 第70-71页 |
·计算方法 | 第71页 |
·轴承轴心轨迹的求解 | 第71页 |
·轴承端泄流量和轴颈摩擦系数的计算 | 第71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1-98页 |
·表面形貌对曲轴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 第71-85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轴心轨迹 | 第71-75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轴承最大油膜压力 | 第75-77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端泄流量、轴颈摩擦系数、最小油膜厚度 | 第77-81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油膜压力出现最大值时刻的油膜压力分布 | 第81-85页 |
·轴承表面变形对曲轴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 第85-98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轴心轨迹 | 第85-88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轴承最大油膜压力 | 第88-90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端泄流量、轴颈摩擦系数、最小油膜厚度 | 第90-95页 |
·连杆轴承和主轴承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油膜压力出现最大值时刻的油膜压力分布 | 第95-98页 |
·小结 | 第98-99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2页 |
附录 | 第102-10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