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我国都市报“厚报时代”概述 | 第9-11页 |
第一节 “厚报”的含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我国都市报进入“厚报时代”的表现 | 第9-10页 |
第三节 我国都市报“厚报时代”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一、前期繁荣 | 第10-11页 |
二、2005年出现拐点 | 第11页 |
第二章 我国都市报“厚报时代”陷入困境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陷入困境的外部原因 | 第12-14页 |
一、新兴媒体的冲击 | 第12-13页 |
二、经济政策的影响 | 第13页 |
三、“低价厚报”的风险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陷入困境的内部原因 | 第14-17页 |
一、内容、质量难以令受众满意 | 第14-16页 |
(一) 广告泛滥 | 第14-15页 |
(二) 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15-16页 |
二、盈利模式单一 | 第16页 |
三、体制性问题难以解决 | 第16-17页 |
(一) 现存体制限制较多 | 第16页 |
(二) 经营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 第16-17页 |
(三) 一城多报让“厚报”不堪重负 | 第17页 |
(四) 竞争不规范,法律不健全 | 第17页 |
第三章 我国都市报“厚报时代”的发展趋势 | 第17-22页 |
第一节 西方“厚报时代”的发展状况 | 第18-20页 |
一、信息时代催生西方报业“厚报时代” | 第18页 |
二、“厚报时代”遭遇寒流 | 第18-19页 |
三、应对颓势“厚报”变薄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我国都市报“厚报时代”的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一、都市报报业市场将“洗牌” | 第20-21页 |
二、少数报纸仍旧保持“厚报” | 第21页 |
三、“厚报”“薄报”并存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开发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厚报”与“薄报”共同的发展思路 | 第22-36页 |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开发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如何开发和提高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 | 第24-36页 |
一、内容创新——开发和提高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第24-27页 |
(一) 做好都市报市场差异化定位 | 第24-25页 |
1. 报纸整体的市场定位 | 第24-25页 |
2. 报纸各个版块内容的定位 | 第25页 |
(二) 加强采编能力,培养独家视角,做好深度报道 | 第25-26页 |
1. 加强采编能力,培养独家视角 | 第25-26页 |
2. 做好深度报道 | 第26页 |
(三) 不断提高新闻选题和信息专题的策划能力 | 第26-27页 |
二、体制创新——开发和提高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的制度保障 | 第27-29页 |
(一) 报社产业体制的创新 | 第27-28页 |
(二) 管理体制的创新 | 第28-29页 |
1.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第28页 |
2. 资产管理制度创新 | 第28-29页 |
3. 投资体制的创新 | 第29页 |
三、经营创新——开发和提高都市报的核心竞争力的经济支持 | 第29-36页 |
(一) 广告经营创新 | 第29-32页 |
1. 要转变广告经营理念 | 第29-31页 |
(1) 引入整合营销观念,培养宏观规划细分市场的能力 | 第30页 |
(2) 提高服务层次,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第30页 |
(3) 主动出击,推介广告资源 | 第30-31页 |
2. 要加强广告策划的能力 | 第31-32页 |
(1) 报纸广告版面销售策划 | 第31页 |
(2) 大型广告活动策划 | 第31-32页 |
(二) 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多元化经营 | 第32-36页 |
1. 跨媒体经营 | 第32-33页 |
2. 跨行业经营 | 第33-34页 |
3. 跨地域经营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