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0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背景 | 第10-23页 |
| ·IPv6介绍 | 第10-11页 |
| ·组播介绍 | 第11-12页 |
| ·移动IP | 第12-17页 |
| ·移动IPv6的基本术语 | 第12-14页 |
| ·移动IPv6工作机制介绍 | 第14-17页 |
| ·移动IPv6与IPv4的比较 | 第17-18页 |
| ·移动IPv6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 第18-23页 |
| ·低延迟切换 | 第18-19页 |
| ·平滑切换 | 第19页 |
| ·层次性移动IP | 第19-20页 |
| ·快速移动切换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移动IP环境下的组播技术 | 第23-39页 |
| ·移动组播算法评价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现有移动组播算法 | 第24-39页 |
| ·双向隧道 | 第24-25页 |
| ·远程签署 | 第25-27页 |
| ·MOM | 第27-28页 |
| ·RBMoM | 第28-29页 |
| ·组播代理协议MA | 第29-30页 |
| ·移动组播代理协议MMA | 第30-32页 |
| ·MobiCast | 第32-33页 |
| ·FHSR算法 | 第33-35页 |
| ·基于区域的层次性的移动组播算法 | 第35-38页 |
| ·可靠的移动组播协议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基于MIP-RS与Mobicast结合的分层移动组播分析 | 第39-45页 |
| ·MIP-RS与Mobicast结合 | 第39-40页 |
| ·层次化结构 | 第40-41页 |
| ·组播管理和组播分组传输 | 第41-43页 |
| ·MN加入组播过程 | 第41-42页 |
| ·组播分组的传送过程 | 第42-43页 |
| ·MN的切换实现过程 | 第43-45页 |
| ·EAR支持组播时的切换过程 | 第43-44页 |
| ·EAR不支持组播时的切换过程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模拟实现分析 | 第45-49页 |
| ·模拟环境及参数 | 第45-46页 |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6-49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工作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