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论第8-13页
 一、研究的缘起、国内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意义第8-11页
 二、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1页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概述第11-13页
第一章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理论依据第13-20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确立的基础理论第13-17页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第13-14页
  (二) 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4-15页
  (三) 社会主义意识必须灌输的原理第15-17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螺旋式上升的规律第17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确立的原则第17-20页
  (一) 方向原则第18页
  (二) 时代性原则第18页
  (三) 科学性原则第18页
  (四) 整体性原则第18-20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概述第20-28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含义第20-23页
  (一) 机制的含义第20-21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含义第21-22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分类第22-23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特征第23-25页
  (一) 目标性第23-24页
  (二) 规律性第24页
  (三) 整合性第24页
  (四) 动态性第24页
  (五) 创造性第24-25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范畴第25-28页
  (一) 机制与内容第25页
  (二) 机制与方法第25-26页
  (三) 机制与规律第26页
  (四) 机制与原则第26-28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基本形态第28-55页
 一、利益协调机制第28-32页
  (一) 构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第28-29页
  (二) 利益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第29-32页
 二、接受机制第32-38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涵义第33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内在矛盾及接受过程的特点第33-34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主要内容第34-37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37-38页
 三、激励机制第38-43页
  (一) 激励机制的几种主要形式第39-41页
  (二) 运用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41-43页
 四、保障机制第43-45页
  (一) 组织保障第43页
  (二) 法制保障第43-44页
  (三) 队伍保障第44页
  (四) 物质经费保障第44-45页
  (五) 环境保障第45页
 五、评估机制第45-50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含义第45-46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评估的基本原则第46-47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第47页
  (四)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内容第47-48页
  (五)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途径第48-49页
  (六) 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方法第49-50页
 六、和谐机制第50-55页
  (一) 建构和谐教育的目标体系第50页
  (二) 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指导,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第50-52页
  (三) 和谐机制建构的主要内容第52-55页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功能第55-62页
 一、育人功能第55-56页
  (一) 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起着指导作用第55页
  (二) 促进现代思想观念的树立,推进社会创新和改革第55-56页
  (三) 促进人格完善第56页
 二、开发功能第56-58页
  (一) 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能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人的智力与能力的发展第57页
  (二) 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能培养创新精神,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第57-58页
 三、整合功能第58-62页
  (一) 利益整合,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第58-59页
  (二) 组织整合,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增强组织的吸引力与凝聚力第59页
  (三) 社会功能整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第59-62页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张掖地区四翅滨藜引种抗盐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凝胶注模成型梯度多孔Al2O3/ZrO2陶瓷的抗热震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