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8页 |
1 引言 | 第9页 |
2 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9-29页 |
·植物抗旱的生物学原理 | 第10-11页 |
·植物抗旱的分子机制 | 第11-29页 |
·信号传递 | 第11-17页 |
·渗透调节 | 第17-20页 |
·代谢调节 | 第20-21页 |
·脱水保护(LEA 基因与LEA 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编码转录因子的调节基因 | 第25-29页 |
·解毒酶和氧化胁迫相关的酶 | 第29页 |
3 植物抗性相关基因分离策略 | 第29-34页 |
·转座子标签技术(transposon tagging) | 第30页 |
·图位克隆技术(map-based cloning) | 第30-31页 |
·同源序列技术 | 第31-32页 |
·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方法 | 第32-34页 |
·表达序列标签技术(EST) | 第34页 |
4 蒙古冰草的研究现状 | 第34-37页 |
·蒙古冰草的生物学特性 | 第35页 |
·蒙古冰草的经济价值 | 第35-36页 |
·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36-37页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7-38页 |
第二章 蒙古冰草MwLEA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 第38-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9页 |
·材料及材料处理 | 第38-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方法 | 第39-49页 |
·简并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39页 |
·蒙古冰草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39页 |
·PCR 扩增 | 第39-40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40页 |
·PCR 产物的连接 | 第40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40-41页 |
·转化产物的克隆 | 第41页 |
·阳性克隆的检测 | 第41-42页 |
·测序 | 第42页 |
·序列分析 | 第42页 |
·总 RNA 的提取 | 第42页 |
·3’-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 第42-45页 |
·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 第45-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蒙古冰草LEA 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49页 |
·3’RACE (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和5’RACE | 第49-50页 |
·3’RACE 和5’RACE 序列拼接及序列特征分析 | 第50-51页 |
·MwLEA 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与聚类分析 | 第51-53页 |
·MwLEA 基因二级结构特征及亲水性分析 | 第53-55页 |
3 讨论 | 第55-56页 |
第三章 蒙古冰草MwLEA3 基因的克隆、表达及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6-84页 |
第一节 蒙古冰草MwLEA3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 第57-6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1页 |
·材料 | 第57页 |
·方法 | 第57-61页 |
·引物设计 | 第57页 |
·RT-PCR | 第57-58页 |
·RT-PCR 产物的回收及克隆 | 第58页 |
·测序与序列比较 | 第58页 |
·Southern 杂交 | 第58-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MwLEA3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61-62页 |
·MwLEA3 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62-65页 |
·MwLEA3 基因亲水性分析 | 第65-66页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第三组LEA 蛋白的结构特征 | 第67页 |
·第三组LEA蛋白的功能 | 第67-68页 |
·蒙古冰草两个LEA 基因的对比 | 第68-69页 |
第二节 MwLEA3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第69-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植物材料及其处理 | 第69页 |
·方法 | 第69-7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0-73页 |
·MwLEA3 基因的组织器官表达分析 | 第70-71页 |
·不同诱导处理对MwLEA 3 基因表达与调控的影响 | 第71-73页 |
·20%PEG 处理对MwLEA 3 基因的影响 | 第71页 |
·0.1mmol/L ABA 处理对MwLEA3 基因的影响 | 第71-72页 |
·0.25mol/L NaCl 处理对MwLEA3 基因的影响 | 第72-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第三节 RNAi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4-8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9页 |
·实验材料 | 第74-75页 |
·方法 | 第75-79页 |
·引物设计 | 第75-76页 |
·基因片段的扩增、克隆及与载体重组 | 第76-78页 |
·载体构建技术路线 | 第78-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1页 |
·目的片段蒙古冰草 MwLEA 3 的克隆 | 第79页 |
·目的片段与pHANNIBAL 载体重组 | 第79-80页 |
·与双元载体pART27 重组 | 第80-81页 |
3 讨论 | 第81-84页 |
·RNAi 作用的发现 | 第81-82页 |
·RNAi 的作用机制模型 | 第82-83页 |
·干涉片段的选择 | 第83-84页 |
第四章 蒙古冰草Actin 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84-9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84-85页 |
·材料 | 第84页 |
·方法 | 第84-85页 |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 | 第84-85页 |
·PCR 扩增Actin 基因片段 | 第8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5-89页 |
·蒙古冰草 Actin 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85-88页 |
·Actin 基因序列同源性比较与聚类分析 | 第88-89页 |
3 讨论 | 第89-90页 |
第五章 蒙古冰草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 | 第90-9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1页 |
·材料 | 第90页 |
·方法 | 第90-91页 |
·RT-PCR | 第90页 |
·RT-PCR 产物的回收及克隆 | 第90-91页 |
·测序与序列比较 | 第91页 |
·Southern 杂交 | 第9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1-95页 |
·蒙古冰草 GSTs 基因片段的分离 | 第91页 |
·GSTs 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与同源性比较 | 第91-94页 |
·二级结构特征及亲水性分析 | 第94-95页 |
·Southern 杂交分析 | 第95页 |
3 讨论 | 第95-9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97-99页 |
缩略语表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12页 |
作者简介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