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蓄水坑灌法简介及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蓄水坑灌法的技术组成 | 第13页 |
·蓄水坑灌法节水机理与水土保持作用 | 第13-14页 |
·蓄水坑灌法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溶质运移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溶质运移概况 | 第16-17页 |
·溶质运移模型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溶质运移数值模拟方法 | 第18-19页 |
·国内外水氮运移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水氮运移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水氮运移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6页 |
·主要内容与目的 | 第22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室内试验设计和土壤参数的确定 | 第26-36页 |
·室内试验设计 | 第26-29页 |
·试验方案 | 第26页 |
·试验装置 | 第26-27页 |
·试验土壤 | 第27-28页 |
·试验过程具体方法 | 第28-29页 |
·测定项目与具体方法 | 第29页 |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测定 | 第29-31页 |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第29-30页 |
·比水容重和非饱和导水率 | 第30-31页 |
·土壤水扩散率 | 第31页 |
·土壤溶质运移参数测定 | 第31-36页 |
·水动力弥散系数测定 | 第31-33页 |
·吸附参数的测定 | 第33-34页 |
·硝化参数 | 第34-35页 |
·反硝化参数 | 第35页 |
·其它参数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蓄水多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氮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 第36-46页 |
·蓄水多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水分运动规律试验研究 | 第36-42页 |
·湿润锋动态 | 第36-38页 |
·土壤含水率分布特征 | 第38-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蓄水多坑水肥灌施条件下氮素分布特性 | 第42-46页 |
·再分布过程中湿润体内土壤NO_3~--N含量变化规律 | 第42-43页 |
·再分布过程中湿润体内土壤NH_4~+-N含量变化规律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蓄水多坑灌施条件下水氮运移数值模拟 | 第46-86页 |
·均质土多坑入渗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 | 第46-49页 |
·数学模型的基本假定 | 第47页 |
·基本方程 | 第47-48页 |
·定解条件 | 第48-49页 |
·多坑入渗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49-63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49-50页 |
·计算区域的时空离散 | 第50-51页 |
·离散方程的建立 | 第51-56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56-60页 |
·求解过程 | 第60-63页 |
·氮素运移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63-66页 |
·控制方程 | 第63-65页 |
·定解条件 | 第65-66页 |
·氮素运移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66-86页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66-76页 |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76-86页 |
第五章 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86-92页 |
·土壤水分运动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86-89页 |
·湿润锋推进距离对比 | 第86-87页 |
·土壤含水率对比 | 第87-89页 |
·土壤氮素运移分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89-91页 |
·NO_3~--N分布对比 | 第89-90页 |
·NH_4~+-N分布对比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92-9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92-93页 |
·建议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附录 | 第99页 |
1、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9页 |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