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 2 补偿收缩原理及模式 | 第15-26页 |
| ·混凝土早期裂缝 | 第15-16页 |
| ·混凝土的失水干缩 | 第15页 |
| ·混凝土的降温冷缩 | 第15-16页 |
| ·补偿收缩原理 | 第16页 |
| ·补偿收缩模式 | 第16-20页 |
| ·膨胀—收缩全过程中的各种变形 | 第16-17页 |
| ·三种限制程度下的补偿收缩模式 | 第17-20页 |
| ·冷缩和干缩的联合补偿 | 第20-21页 |
|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设计计算方法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考虑温度历程的地下室侧墙补偿收缩混凝土计算模型 | 第26-38页 |
| ·地下室侧墙混凝土内约束与外约束的关系 | 第26-32页 |
| ·温度收缩应力基本公式 | 第26-27页 |
| ·侧墙钢筋内约束与外约束的关系 | 第27-31页 |
| ·侧墙钢筋的内约束作用 | 第31-32页 |
| ·考虑温度历程效应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模型 | 第32-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考虑温度历程的地下室侧墙补偿收缩混凝土有限元仿真 | 第38-52页 |
| ·地下室侧墙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 ·考虑温度历程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膨胀模拟 | 第41-43页 |
| ·混凝土徐变效应 | 第43-45页 |
| ·补偿收缩混凝土侧墙应力分布及膨胀效果分析 | 第45-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5 地下室侧墙补偿收缩混凝土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6页 |
| ·柱(暗柱)的约束作用 | 第52-56页 |
| ·柱子的基本模型 | 第52-54页 |
| ·柱子间距 | 第54-55页 |
| ·柱与墙体刚度比 | 第55-56页 |
| ·构造钢筋的作用 | 第56-58页 |
| ·浇注长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墙体厚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 ·模板材料的影响 | 第62-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展望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