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1页 |
·液压支架概述 | 第8-13页 |
·国内外煤炭开采的历史 | 第8页 |
·当前国内外液压支架的发展现状及煤炭行业的发展对液压支架的需求 | 第8-10页 |
·液压支架的工作原理 | 第10-13页 |
·液压支架的结构 | 第10-11页 |
·液压支架的主要尺寸和性能参数 | 第11-12页 |
·液压支架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液压支架用换向阀 | 第13-18页 |
·换向阀在液压支架中的作用及国内外换向阀的发展状况 | 第13-15页 |
·一种新型换向阀 | 第15-18页 |
·三种常用换向阀对比分析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2.新型换向阀主要性能的理论模型 | 第21-47页 |
·传动介质 | 第21-23页 |
·乳化油的主要成分及性能 | 第21-22页 |
·液压支架系统对乳化液的性能要求 | 第22-23页 |
·确定阀所处的系统 | 第23-25页 |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5-36页 |
·通过阀的能量损失分析 | 第25-28页 |
·产生能量损失机理的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液流通过时换向阀在不同通道的流态变化分析 | 第27-28页 |
·建立数学模型时忽略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分析计算内容 | 第29-36页 |
·分析液流过各孔的流态 | 第29-30页 |
·计算进液的液阻 | 第30-34页 |
·计算回液的液阻 | 第34-36页 |
·操纵机构的理论分析 | 第36-47页 |
·力的分析 | 第37-46页 |
·阀芯行程的确定 | 第37-39页 |
·凸轮转动角度和顶杆移动位置及杠杆状态的确定 | 第39-40页 |
·受力分析 | 第40-45页 |
·密封圈的摩擦力F'_2 | 第40-42页 |
·弹簧力Ft计算 | 第42页 |
·阀芯受力分析 | 第42-43页 |
·稳态液动力F_s | 第43-44页 |
·阀芯全打开的推力F4 | 第44-45页 |
·手柄的最大力矩 | 第45-46页 |
·分析手柄受力 | 第45-46页 |
·手柄的最大力矩M | 第46-47页 |
3. 实验与测试 | 第47-58页 |
·实验的目的和内容 | 第47页 |
·实验装置的设计 | 第47-50页 |
·试验系统中主要元件的介绍 | 第48-50页 |
·泵源 | 第48-49页 |
·控制阀类元件 | 第49页 |
·管路系统 | 第49页 |
·电机启动控制系统 | 第49-50页 |
·微机测试系统的确定 | 第50-52页 |
·测试原理 | 第50-51页 |
·测试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51-52页 |
·测试程序的编制 | 第52页 |
·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 第52-58页 |
·换向阀的压差—流量特性的测试 | 第53-57页 |
·换向阀换向性能实验 | 第54-55页 |
·换向阀压差—流量特性实验 | 第55-57页 |
·进液压差的测试 | 第55-56页 |
·回液压差的测试 | 第56-57页 |
·换向阀操作力矩的测试 | 第57-58页 |
4. 影响换向阀性能的关键结构参数分析 | 第58-68页 |
·进回液压差-流量特性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影响进液阻力的因素 | 第60-62页 |
·影响回液阻力的因素 | 第62-64页 |
·换向阀操作力矩的实验结果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4-68页 |
·影响换向阀操作力矩的因素分析 | 第66-68页 |
·推杆的前端17mm的直径做变参分析 | 第66页 |
·对顶杆的后端28mm的直径做变参分析 | 第66页 |
·弹簧预压量对驱动力矩的影响 | 第66-6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