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2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21页 |
·体细胞胚的发生 | 第10-14页 |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点 | 第10-12页 |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 第12-14页 |
·多胺与植物体细胞的发生 | 第14-21页 |
·多胺的代谢路径 | 第14-16页 |
·多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6-17页 |
·多胺的代谢对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第17-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1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组织培养 | 第22页 |
·材料 | 第22页 |
·培养方法 | 第22页 |
·石蜡切片 | 第22-23页 |
·药品及配方 | 第22-23页 |
·材料的处理 | 第23页 |
·切片及染色封藏 | 第23页 |
·切片的显微观察 | 第23页 |
·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 | 第23-24页 |
·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23页 |
·多胺的提取 | 第23-24页 |
·多胺的衍生化反应 | 第24页 |
·HPLC测定 | 第24页 |
·多胺的代谢基因克隆及表达 | 第24-26页 |
·总 RNA的分离 | 第24-25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5页 |
·引物设计及PCR反应 | 第25-26页 |
·扩增产物的鉴定 | 第26页 |
·多胺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 第26-28页 |
·内标的确定和RT-PCR反应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柑橘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过程的观察 | 第28-31页 |
·柑橘体胚发生的组织学变化 | 第28-29页 |
·体细胞胚胎的诱导发生 | 第29页 |
·多胺合成酶抑制剂的处理培养 | 第29-30页 |
·外源腐胺的作用 | 第30-31页 |
·胚胎发生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 第31-35页 |
·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 | 第31页 |
·体细胞胚诱导的多胺变化 | 第31-33页 |
·抑制剂处理的多胺变化 | 第33-34页 |
·外源多胺处理时多胺的变化 | 第34-35页 |
·柑橘多胺代谢基因的分离 | 第35页 |
·体细胞胚胎的发生过程中多胺代谢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35-39页 |
·体细胞胚胎诱导过程中多胺合成基因表达的变化 | 第35-37页 |
·抑制剂处理后的多胺合成基因表达变化 | 第37-38页 |
·外源腐胺的加入对多胺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柑橘体细胞的胚胎发生 | 第39页 |
·多胺对柑橘体胚发生的作用 | 第39-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第49-53页 |
图版I 伏令夏橙体细胞胚胎的诱导发生 | 第50-51页 |
图版II 伏令夏橙多胺合成抑制剂处理时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 第51-52页 |
图版III 伏令夏橙在外源1mM腐胺加入时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 第52-53页 |
附表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