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与实践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发展 | 第9-11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区域创新系统和创新资源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8页 |
·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 | 第15-21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 第15页 |
·区域创新系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15-17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 第17-19页 |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第19-20页 |
·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对比 | 第20-21页 |
·创新资源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资源的概念 | 第21页 |
·创新资源的概念 | 第21-22页 |
·创新资源的特点 | 第22-23页 |
·创新资源的分类 | 第23-25页 |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 | 第25-28页 |
·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和方式 | 第25-26页 |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内涵 | 第26-27页 |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对象和目标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评价模型 | 第28-38页 |
·数据包络法(DEA)的基本理论和CR 模型 | 第28-31页 |
·数据包络法的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C~2R模型 | 第29-31页 |
·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界定 | 第31-32页 |
·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指标的选取 | 第32-35页 |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 第32-33页 |
·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选取的指标 | 第33-35页 |
·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模型 | 第35-38页 |
·配置效率评价模型 | 第35页 |
·基于C~2R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模型的确定 | 第35-36页 |
·基于C~2R的聚类分析模型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 | 第38-51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源配置现状 | 第38-45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 | 第38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源投入 | 第38-44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资源产出分析 | 第44-45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纵向分析 | 第45-47页 |
·全国各省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横向分析 | 第47-51页 |
第五章 东三省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51-56页 |
·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对策 | 第52-56页 |
·加大创新主体的培育 | 第52-53页 |
·注意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 第53-54页 |
·注意科技项目的投入和社会资源的创新配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摘要 | 第60-62页 |
ABSTRACT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