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1页 |
缩略词汇表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7页 |
1 材料 | 第16-19页 |
2 方法 | 第19-27页 |
·携带pcDNA3.1(+)/GIP-PLD质粒的TG1大肠杆菌扩增培养及鉴定 | 第19-20页 |
·重组质粒pcDNA3.1(+)/GPI-PLD转染HepG2细胞、筛选并鉴定 | 第20-23页 |
·HepG2细胞GPI-PLD酶活性水平测定 | 第23页 |
·ELISA检测GPI锚定CEA | 第23-24页 |
·分光光度法测定GPI锚定PLAP | 第24-25页 |
·基因转染后细胞生物学特性 | 第25-26页 |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台盼蓝排斥法) | 第26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27-38页 |
1 质粒提取鉴定结果 | 第27页 |
2 稳定转染GPI-PLD基因后G418筛选的结果 | 第27-28页 |
3 细胞总RNA提取及鉴定结果 | 第28-29页 |
4 RT-PCR法检测GPI-PLD基因mRNA的表达量变化 | 第29-30页 |
5 细胞GPI-PLD酶活性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6 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释放GPI锚定CEA水平测定 | 第31-32页 |
7 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释放GPI锚定PLAP的检测 | 第32-33页 |
8 基因转染后细胞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33-36页 |
9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8-43页 |
1 肝脏、肝细胞癌与GPI-PLD | 第38-39页 |
2 GPI-PLD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 第39-4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综述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