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引言 | 第9页 |
·粉石英的工业用途 | 第9-13页 |
·粉石英与传统块石英的区别 | 第9-10页 |
·粉石英的工业用途 | 第10-13页 |
·粉石英的市场前景 | 第13-15页 |
·粉石英的研究状况 | 第15-17页 |
·国外粉石英资源开发利用及发展现状 | 第15页 |
·国内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电工电子级硅微粉的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和意义 | 第17-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硅酸盐矿物中粉石英与斜绿泥石的反浮选分离机理 | 第19-37页 |
·引言 | 第19页 |
·硅酸盐的晶体结构概况 | 第19-24页 |
·岛状结构硅酸盐 | 第20页 |
·环状结构硅酸盐 | 第20-21页 |
·链状结构硅酸盐 | 第21-22页 |
·层状结构硅酸盐 | 第22-23页 |
·架状结构硅酸盐 | 第23-24页 |
·粉石英和斜绿泥石的晶体结构及浮选性质 | 第24-27页 |
·粉石英的晶体结构 | 第24-26页 |
·斜绿泥石的晶体结构 | 第26-27页 |
·粉石英和斜绿泥石的可浮性 | 第27-31页 |
·矿物的润湿性 | 第27-28页 |
·润湿角的测定 | 第28页 |
·矿物表面电性 | 第28-30页 |
·矿物的零电点 | 第30-31页 |
·用油酸作阴离子捕收剂与矿物的反浮选分离机理 | 第31-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反浮选法分离粉石英和绿泥石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页 |
·实验原料的特性 | 第37-41页 |
·实验原料 | 第37-38页 |
·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 第38页 |
·物相分析 | 第38-40页 |
·原矿的铝物相分析结果,如表3-1 | 第38-40页 |
·颗粒形态 | 第40-41页 |
·粒度组成 | 第41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41-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实验药剂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6页 |
·PH值对SiO_2回收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油酸浓度对SiO_2回收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浮选时间对SiO_2回收率的影响 | 第44页 |
·不同pH条件下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其他捕收剂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粉石英深加工——酸处理提纯研究 | 第49-65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实验原料 | 第50-51页 |
·粒度分布 | 第51-52页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52-53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实验药剂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擦洗时间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矿浆浓度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分散剂用量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种类酸处理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保险粉用量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酸处理时间对SiO_2纯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洗涤用水对SiO_22纯度的影响 | 第58页 |
·不同阶段SiO_2产品的理化指标的比较 | 第58-60页 |
·酸处理机理探讨 | 第60-63页 |
·pH的影响 | 第61-62页 |
·保险粉用量的影响 | 第62页 |
·草酸的影响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