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拟建工程对枯季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长江口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长江口多项工程影响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其它河口多项工程影响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32页 |
| ·自然概况 | 第20-22页 |
| ·长江口地理概况 | 第20页 |
| ·杭州湾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 ·长江口气候概况 | 第21-22页 |
| ·水文特征 | 第22-27页 |
| ·径流 | 第22-23页 |
| ·潮汐和潮流 | 第23-25页 |
| ·泥沙 | 第25-26页 |
| ·盐度 | 第26-27页 |
| ·长江口河势概况 | 第27-32页 |
| ·南支河段 | 第27-28页 |
| ·北支河段 | 第28-29页 |
| ·南、北港河段 | 第29-30页 |
| ·南、北槽河段 | 第30页 |
| ·拦门沙河段 | 第30-32页 |
| 第3章 平面二维潮流、盐度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2-54页 |
| ·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32-46页 |
| ·直角坐标系下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 第32-33页 |
| ·直角坐标系下的雷诺方程 | 第33-35页 |
| ·笛卡尔坐标系二维水深积分水流运动基本方程 | 第35-37页 |
| ·正交曲线坐标系下微分形式的基本方程 | 第37-38页 |
| ·正交网格的生成 | 第38-40页 |
| ·正交曲线坐标下的基本方程 | 第40-46页 |
| ·流体动力学方程求解 | 第46-49页 |
| ·方程离散格式 | 第46-47页 |
| ·差分网格定义 | 第47页 |
| ·ADI差分算法 | 第47-49页 |
| ·定解条件 | 第49-54页 |
| ·初始条件 | 第49页 |
| ·边界条件 | 第49-54页 |
| 第4章 二维潮流、盐度数值模拟与验证 | 第54-80页 |
| ·模型范围 | 第54-55页 |
| ·计算资料及参数选取 | 第55-62页 |
| ·地形资料 | 第55-56页 |
| ·定解条件设置 | 第56-57页 |
| ·糙率的选取 | 第57-58页 |
| ·其它参数的选取 | 第58-62页 |
| ·模型滤定和验证 | 第62-80页 |
| ·潮位验证 | 第62-65页 |
| ·流速、流向验证 | 第65-73页 |
| ·断面流量验证 | 第73页 |
| ·盐度验证 | 第73-80页 |
| 第5章 拟建工程对枯季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 第80-104页 |
| ·长江口河势控制规划概况 | 第80-82页 |
| ·工程方案 | 第82-83页 |
| ·拟建工程对潮流量及分流的影响 | 第83-88页 |
| ·大潮工程前流量 | 第83页 |
| ·大潮工程后流量 | 第83-85页 |
| ·中潮和小潮工程前后流量 | 第85-87页 |
| ·全潮周期流量 | 第87-88页 |
| ·涨落潮历时 | 第88页 |
| ·拟建工程对流场的影响 | 第88-92页 |
| ·大潮涨急 | 第88-91页 |
| ·大潮落急 | 第91-92页 |
| ·拟建工程对水位的影响 | 第92-98页 |
| ·水位增量 | 第92-94页 |
| ·水位敏感性分析 | 第94-95页 |
| ·水位的空间分布 | 第95-98页 |
| ·拟建工程对盐度场的影响 | 第98-104页 |
| ·常规上溯区的盐度变化 | 第99-101页 |
| ·北支倒灌区的盐度变化 | 第101-10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