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1 前言 | 第12-23页 |
| ·纤维的消化与营养 | 第12-14页 |
| ·纤维定义 | 第12-13页 |
| ·纤维的消化过程及途径 | 第13页 |
| ·纤维的作用 | 第13-14页 |
| ·消化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 第14-17页 |
| ·流通量 | 第14-15页 |
| ·流通速度 | 第15页 |
| ·滞留时间 | 第15-16页 |
| ·颗粒度 | 第16页 |
| ·消化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日粮纤维在鹅生产中的利用 | 第17-19页 |
| ·鹅消化器官及消化生理在纤维类饲料消化方面的优势 | 第18页 |
| ·日粮纤维在鹅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 ·影响日粮纤维利用的因素 | 第19-23页 |
| ·纤维来源不同 | 第19-20页 |
| ·纤维水平不同 | 第20页 |
| ·植物的成熟程度 | 第20-21页 |
| ·饲粮的营养水平 | 第21-2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2页 |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 第23页 |
| ·试验日粮: | 第23页 |
|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 ·日粮配方设计及营养水平 | 第23-24页 |
| ·指示剂的准备 | 第24-25页 |
| ·Cr标记纤维制备 | 第24-25页 |
| ·Co-EDTA制备 | 第25页 |
| ·链烷烃 | 第25页 |
| ·饲养管理 | 第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 ·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5-30页 |
| ·链烷烃提取和化学分析 | 第25-30页 |
| ·Co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 ·Cr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 ·计算指标及计算方法: | 第30-31页 |
| ·各肠段食糜的流通量: | 第30页 |
| ·各肠段食糜的流通速率: | 第30页 |
| ·各肠段食糜的滞留时间: | 第30页 |
| ·各肠段食糜中各营养物质的流通量: | 第30-31页 |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58页 |
| ·四种纤维源的养分含量 | 第32页 |
| ·消化动力学测定结果 | 第32-58页 |
| ·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糜流通量 | 第32-35页 |
| ·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糜的流通率 | 第35-38页 |
| ·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糜的滞留时间 | 第38-41页 |
| ·消化道不同部位营养物质流通量(以链烷烃做指示剂) | 第41-45页 |
| ·消化道不同部位营养物质流通量(以铬标记纤维做指示剂) | 第45-48页 |
| ·消化道不同部位营养物质代谢率(以链烷烃做指示剂) | 第48-53页 |
| ·消化道不同部化营养物质代谢率(以铬标记纤维做指示剂) | 第53-58页 |
| 4 讨论 | 第58-63页 |
| ·不同纤维源对消化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对食糜流通量的影响 | 第58页 |
| ·对食糜流通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对食糜滞留时间的影响 | 第59页 |
| ·不同纤维源对各种营养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对中性洗涤纤维代谢率的影响 | 第59页 |
| ·对酸性洗涤纤维代谢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对半纤维素代谢率的影响 | 第60页 |
| ·消化道不同部位对纤维物质代谢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 ·对中性洗涤纤维代谢率的影响 | 第60页 |
| ·对酸性洗涤纤维代谢率的影响 | 第60页 |
| ·对半纤维素代谢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 ·用链烷烃与铬标记纤维所测定的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差异 | 第61页 |
| ·流通量之间的差异 | 第61页 |
| ·食糜流通速率、滞留时间的差异 | 第61页 |
| ·用链烷烃与铬标记纤维所测定的纤维物质代谢率间的差异 | 第61-62页 |
| ·中性洗涤纤维代谢率的差异 | 第61页 |
| ·酸性洗涤纤维代谢率的差异 | 第61-62页 |
| ·半纤维素代谢率间的差异 | 第62页 |
| ·本试验的创新点 | 第62-63页 |
| 5 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作者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