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3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10-15页 |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需要 | 第10-13页 |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基本目标的需要 | 第13-14页 |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其实现自身职能的需要 | 第14页 |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 第14-15页 |
·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二部分 射阳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运行现状 | 第18-29页 |
·改革情况回顾 | 第18-19页 |
·射阳县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改革情况 | 第19页 |
·改革后的运行现状 | 第19-25页 |
·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 第19-23页 |
·基本经费得以保证 | 第23页 |
·运行机制更趋合理 | 第23页 |
·职能划分更加明确 | 第23-24页 |
·作用发挥明显提高 | 第24-25页 |
·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推广的方式陈旧 | 第25页 |
·推广的内容浮浅 | 第25-26页 |
·推广的形式单调 | 第26页 |
·推广的硬件不硬 | 第26页 |
·推广的体制不顺 | 第26页 |
·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认识不很到位 | 第26-27页 |
·经费严重不足 | 第27页 |
·队伍素质不高 | 第27-28页 |
·工作动力不足 | 第28页 |
·服务手段落后 | 第28页 |
·运作模式单调 | 第28-29页 |
第三部分 新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设计 | 第29-34页 |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设计的原则 | 第29-31页 |
·政府主导原则 | 第29页 |
·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用户需要原则 | 第29-30页 |
·建立信息平台,提供有效信息原则 | 第30-31页 |
·协调统一原则 | 第31页 |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设计 | 第31-34页 |
·网络推广模式 | 第31-32页 |
·"家教式"推广模式 | 第32页 |
·"参与式"推广模式 | 第32-33页 |
·"户+社"推广模式 | 第33-34页 |
第四部分 新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运行对策 | 第34-49页 |
·解放思想,更新服务理念 | 第34-36页 |
·树立市场观念 | 第34-35页 |
·树立大农业观念 | 第35-36页 |
·树立品牌观念 | 第36页 |
·加快发展多元农业推广模式 | 第36-39页 |
·加快农科教结合,推进推广体制一体化 | 第36-37页 |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推广组织社会化 | 第37页 |
·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推进推广内容的综合化 | 第37-38页 |
·探索新的服务方式,推进推广方式多样化 | 第38-39页 |
·积极探索,实践新的机制 | 第39-40页 |
·鼓励创新,探索技术服务新领域 | 第39页 |
·不拘形式,加速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场)建设 | 第39-40页 |
·管理创新,调动积极性 | 第40页 |
·以农为本,拓宽服务领域 | 第40-43页 |
·农民行为理论及影响农户采用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0-41页 |
·以农为本,满足需要 | 第41-43页 |
·强化信息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 第43-45页 |
·技术信息和技术的传播媒介 | 第43-44页 |
·多种形式,强化信息服务 | 第44-45页 |
·搞好科技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 第45-47页 |
·对农民的培训 | 第45-47页 |
·对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 | 第47页 |
·落实各项政策和法规,依法加强推广工作 | 第47-49页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49页 |
·建议 | 第49-52页 |
·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 第49-50页 |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第50页 |
·促进农业推广方式转变 | 第50页 |
·拓宽农技推广服务领域 | 第50页 |
·提高农技人员综合素质 | 第50-51页 |
·建立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附1:乡镇农技中心人员调查问卷 | 第53-54页 |
附2:农户调查问卷 | 第54-58页 |
详细摘要 | 第58-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