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戏剧冲突之下的共同精神内质 | 第11-25页 |
第一节 曹禺剧作的戏剧冲突 | 第11-14页 |
第二节 早期剧作的共同精神内质 | 第14-20页 |
第三节 蛮性的退化与戏剧冲突的匮乏 | 第20-25页 |
第二章 锁闭世界与旁逸而出的新世界 | 第25-39页 |
第一节 锁闭世界与新世界的对照 | 第25-31页 |
第二节 “家”与锁闭世界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出走”与旁逸而出的新世界 | 第33-35页 |
第四节 锁闭世界的消解和新世界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35-39页 |
第三章 戏剧情节的化用与再创造 | 第39-52页 |
第一节 《雷雨》、《日出》与《榆树下的恋情》、《悲悼》 | 第40-44页 |
第二节 《原野》与《琼斯皇》 | 第44-47页 |
第三节 《北京人》与契诃夫剧作 | 第47-49页 |
第四节 情节化用与曹禺剧作 | 第49-52页 |
第四章 诗化与戏剧化结构 | 第52-61页 |
第一节 戏剧诗化在现代中国的提倡与实践 | 第52-54页 |
第二节 语言的诗化与戏剧化结构 | 第54-58页 |
第三节 情境设置与戏剧化结构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