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戏剧艺术理论论文--戏剧评论、欣赏论文

《琵琶记》戏剧范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绪论第12-19页
 一、论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2-17页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琵琶记》戏剧主题范式第19-47页
 第一节 《琵琶记》主题思想摭谈第19-29页
  一、诸说略议——《琵琶记》多元主题集览第19-21页
  二、情理交融——《琵琶记》伦理主题申论第21-29页
 第二节 明清剧论家对《琵琶记》主题的阐释第29-40页
  一、教化说——明清剧论对《琵琶记》主题的传扬第29-36页
  二、布帛菽粟——明清剧论对《琵琶记》美学风格的发掘第36-40页
 第三节 明清剧作家对《琵琶记》伦理主题的继承第40-47页
第二章 《琵琶记》戏剧结构范式第47-78页
 第一节 《琵琶记》的戏剧结构及审美范型第47-61页
  一、《琵琶记》的情节结构第47-54页
  二、《琵琶记》的排场结构第54-61页
 第二节 明清剧论家对《琵琶记》戏剧结构认识的深化第61-70页
  一、文人之论——《第七才子书》对《琵琶记》结构的评点第61-65页
  二、戏剧家之论——《闲情偶寄》对《琵琶记》结构的批评第65-70页
 第三节 《琵琶记》对明清剧作结构的影响第70-78页
  一、《琵琶记》影响明清剧作结构之途径浅识第71-75页
  二、明清剧作对《琵琶记》戏剧结构的承袭第75-78页
第三章 《琵琶记》戏剧语言范式第78-112页
 第一节 《琵琶记》戏剧语言的审美特质第78-97页
  一、文人化与民间化:《琵琶记》戏剧语言的雅俗风格第78-83页
  二、文学性与舞台性:《琵琶记》戏剧语言的审美特征第83-97页
 第二节 明清剧论家对《琵琶记》戏剧语言的论争第97-105页
  一、典雅与通俗——《琵琶记》语言的艺术风格之争第97-101页
  二、化工与画工——《琵琶记》语言审美层次臆说第101-105页
 第三节 《琵琶记》对明清剧作语言影响之管窥第105-112页
第四章 《琵琶记》的戏剧音律范式第112-159页
 第一节 《琵琶记》的音律详解第112-134页
  一、《琵琶记》的曲牌字格第113-118页
  二、《琵琶记》的曲牌用韵第118-122页
  三、《琵琶记》的曲牌套数第122-134页
 第二节 明清曲家对《琵琶记》音律的接受第134-144页
  一、明清曲学对《琵琶记》曲律的认识分歧第134-139页
  二、曲谱对《琵琶记》音律范式的促成第139-144页
 第三节 明清剧作家对《琵琶记》曲律的模仿第144-159页
  一、《琵琶记》曲韵特征在明清剧作中的普遍化第145-147页
  二、《琵琶记》曲牌套数在明清剧作中的程式化第147-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3页
附录表格1 明清部分曲谱中《琵琶记》例曲情况表第163-172页
附录表格2 明清部分昆腔选本及清部分昆腔曲谱所选《琵琶记》出目情况表第172-174页
附录表格3 明清部分弋阳腔、徽腔选本所选《琵琶记》出目情况表第174-179页
附录四 二十世纪《琵琶记》研究文献目录第179-191页
附录五 二十世纪《琵琶记》研究述评第191-198页
后记第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星载设备中1553B总线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醒脑丸对VD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及乳酸(LD)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