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山东省鬼针草属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引言第12-15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5-24页
 1 生物学研究第15-16页
   ·细胞学研究第15-16页
   ·种子的 PAGE 分析第16页
 2 化学成分研究第16-19页
   ·黄酮类化合物第16-18页
   ·挥发油类第18页
   ·氨基酸第18-19页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第19页
   ·酚酸类第19页
 3 鬼针草的药理作用研究第19-22页
   ·抗菌、抑菌作用第19-20页
   ·抗炎症作用第20页
   ·对胃液酸度和分泌量的作用第20页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第20页
   ·对心脏的作用第20-21页
   ·对血压的影响第21页
   ·对血脂及血栓的影响第21页
   ·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第21页
   ·对上呼吸道感染作用第21页
   ·对体外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第21页
   ·抗痢疾作用第21-22页
   ·保肝作用第22页
   ·对血糖的影响第22页
 4 鬼针草的临床研究第22-23页
   ·预防感冒、流感第22页
   ·治疗阑尾炎第22页
   ·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第22页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第22页
   ·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第22-23页
 5 开发前景第23-24页
第二部分 本草学考证第24-27页
 1 名称考证第24页
 2 基源考证第24-25页
 3 功能主治考证第25-26页
 4 性味归经考证第26-27页
第三部分 生药学研究第27-40页
 1 原植物鉴定第27-30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7-30页
     ·植物形态第27-30页
     ·植物检索表第30页
 2 性状鉴别第30-33页
   ·实验仪器第30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0-31页
   ·小结第31-33页
 3 显微鉴别第33-36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3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3-34页
   ·小结第34-36页
 4 理化鉴别第36-40页
   ·乙醚提取物化学成分试验第36-37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6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6页
     ·小结第36-37页
   ·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试验第37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7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7页
     ·小结第37页
   ·水提取物化学成分试验第37-39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7-38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8页
     ·小结第38-39页
   ·讨论第39-40页
第四部分 常规检查第40-44页
 1 水分测定第40-41页
   ·实验仪器第40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0-41页
   ·讨论第41页
 2 灰分测定第41-44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1页
   ·总灰分测定第41-42页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第42页
   ·讨论第42-44页
第五部分 含量测定第44-90页
 1 浸出物含量测定第44-49页
   ·水浸出物含量测定第44-46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4页
     ·冷浸法第44-45页
     ·热浸法第45-46页
     ·讨论第46页
   ·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测定第46-48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6-47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7-48页
     ·讨论第48页
   ·挥发性醚浸出物含量测定第48-49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8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8-49页
     ·讨论第49页
 2 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与含量测定第49-62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9页
   ·测定方法依据第49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9-62页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第49-51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49-50页
       ·最大吸收波长测定第50页
       ·标准曲线的制作第50-51页
       ·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第51页
     ·提取方法的选择第51-52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52-53页
     ·提取次数的选择第53-54页
     ·单因素考察实验第54-58页
       ·乙醇浓度对鬼针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54-55页
       ·液料比对鬼针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55-56页
       ·超声时间对鬼针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56-57页
       ·提取温度对鬼针草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第57-58页
     ·正交试验第58-59页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的确定第58页
       ·正交试验结果第58-59页
     ·最佳提取工艺验证第59页
     ·精密度实验第59-60页
     ·重复性试验第60页
     ·稳定性试验第60页
     ·加样回收试验第60-61页
     ·样品含量测定第61-62页
     ·讨论第62页
 3 总糖的含量测定第62-67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2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62-67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62页
     ·可溶性糖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62页
     ·粗多糖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62页
     ·显色剂的配制第62页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第62-63页
     ·稳定性试验第63页
     ·精密度试验第63-64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4页
     ·加样回收试验第64页
     ·样品多糖含量测定第64-66页
       ·可溶性糖的测定第65页
       ·粗多糖的测定第65页
       ·总多糖的计算第65-66页
     ·讨论第66-67页
 4 挥发油含量测定与成分分析第67-74页
   ·挥发油含量测定第67-68页
     ·实验材料第67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7页
     ·试验方法与结果第67-68页
     ·讨论第68页
   ·挥发油成分分析第68-74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8-69页
     ·实验条件第69页
       ·气相色谱条件第69页
       ·质谱条件第69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69-73页
     ·讨论第73-74页
 5 HPLC 法测定鬼针草药材中芦丁、槲皮苷、金丝桃苷的含量第74-90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74页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74-88页
     ·色谱条件第74-75页
     ·溶液的制备第75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75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75页
     ·含量测定第75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的考察第75-79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75-77页
       ·提取方法的选择第77-79页
     ·系统适用性实验第79-80页
     ·线性关系考察第80-82页
     ·重复性试验第82页
     ·精密度试验第82-83页
     ·加样回收试验第83页
     ·稳定性试验第83-84页
     ·药材含量测定结果第84-88页
   ·讨论第88-90页
第六部分 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第90-95页
 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90页
   ·实验材料第90页
   ·实验仪器第90页
   ·实验试剂第90页
 2 实验方法第90-92页
   ·凝胶制备第90-92页
   ·供试品溶液制备第92页
   ·点样第92页
   ·染色第92页
 3 结果第92-93页
 4 讨论第93-95页
第七部分 结论与建议第95-98页
第八部分 山东省鬼针草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及起草说明第98-104页
 山东省鬼针草药材质量控制规范第98-101页
 鬼针草药材质量控制规范(草案)起草说明第101-104页
结语第104-105页
创新点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0页
附录第110-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论文著作第126-129页
详细摘要第129-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短萼黄连资源调查和质量研究
下一篇:附子对虚寒证大鼠能量代谢影响及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