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健脾清降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提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第9-18页
 一、临床资料第9-13页
  (一) 西医诊断标准第9页
  (二) 中医诊断标准第9页
  (三)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第9-10页
  (四) 纳入病例标准第10-11页
  (五) 排除病例标准第11页
  (六) 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第11页
  (七) 病例来源及分组第11页
  (八) 一般资料分析第11-13页
 二、治疗方法第13页
 三、观察指标第13-14页
  (一) 安全性观察第13页
  (二) 疗效性观察第13-14页
 四、疗效判定标准第14页
  (一)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第14页
  (二)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第14页
  (三)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第14页
  (四) 远期疗效评定标准第14页
 五、统计学处理第14-15页
 六、治疗结果第15-18页
  (一) 近期疗效第15-17页
  (二)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第17页
  (三) 用药安全分析第17-18页
第二部分 讨论第18-34页
 一、现代医学对GERD 的认识第18-26页
  (一) GERD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第18-22页
  (二) GERD 的治疗现状第22-26页
 二、中医学对GERD 的认识第26-29页
  (一) 中医归属第26-27页
  (二) GERD 病因病机探讨第27-28页
  (三) 治则治法第28-29页
 三、健脾清降饮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第29-32页
  (一) 方解第29-30页
  (二) 现代药理研究第30-32页
 四、健脾清降饮作用机制探讨第32-34页
  (一) 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第32页
  (二) 促进胃、食管损伤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加强抗反流防御机制第32页
  (三) 抑制胃酸分泌,对抗攻击因子作用第32-33页
  (四) 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肠排空,抗反流第33页
  (五) 抗炎、抗溃疡第33-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综述第39-45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详细摘要第49-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味毓麟珠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自拟苦参汤对肛瘘术后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