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转轨时期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念演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导论第9-27页
   ·问题的提出第9-12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选题意义第10-12页
   ·简要文献回顾第12-17页
     ·关于证券市场监管模式与监管理念第12-14页
     ·关于证券监管作用的探讨第14-15页
     ·关于证券市场的阶段划分第15-16页
     ·证券监管理念演变的理论分析第16-17页
   ·证券监管的理论基础第17-21页
   ·证券监管制度与证券监管理念的关系第21-22页
   ·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和证券监管理念演变模型第22-25页
   ·本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及创新点第25-27页
     ·本文的内容及结构安排第25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5-27页
第2章 探索、观望阶段的监管理念与评析(1992年以前)第27-39页
   ·“探索、观望”监管理念出现背景第27-30页
     ·理论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第27-28页
     ·经济背景第28-30页
   ·地方政府初级行动团体的监管举措第30-33页
     ·发行市场监管第30-31页
     ·流通市场监管第31-33页
   ·探索、观望阶段出现的有关问题第33-34页
     ·多头监管、多头分散第33页
     ·统一协调主体缺位,造成地方管理混乱第33-34页
   ·探索观望阶段监管理念分析第34-39页
第3章 制度建设阶段的监管理念与评析(1992-1995年)第39-47页
   ·制度建设阶段监管背景第39-42页
     ·监管制度滞后带来市场混乱第39-40页
     ·证券市场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引起管理层的注意第40-42页
   ·证券监管制度框架的初步构建第42-44页
     ·证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制度安排的构建第42页
     ·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42-44页
     ·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开始形成第44页
   ·制度建设阶段出现的问题第44-45页
   ·制度建设阶段监管理念及绩效评价第45-47页
第4章 全面干预阶段的监管理念与评析(1996-2000年)第47-64页
   ·“全面干预”监管理念形成的背景第47-49页
     ·证券市场试验阶段的结束第47页
     ·证券市场重要地位得到充分认识第47-48页
     ·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第48-49页
   ·全面干预阶段政府监管基本情况第49-52页
     ·集中统一监管体制形成第49-50页
     ·证券发行基本情况第50页
     ·机构风险加大,加强对机构监管第50-5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出台第51-52页
   ·“政府越位”造成市场混乱第52-54页
     ·企业上市盲目跑指标、争额度第52-53页
     ·上市公司出现诸多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资本市场问题恶化第53-54页
     ·证券公司监管不严,坐庄普遍第54页
   ·对全面干预阶段监管理念的评价第54-64页
     ·转轨时期政府干预的必要性第55-57页
     ·全面干预导致市场作用发挥受限第57-59页
     ·全面干预导致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产生第59-64页
第5章 推进市场化阶段的监管理念与评析(2001-2003年)第64-80页
   ·“市场化”理念形成的背景第64-65页
     ·十六大政策指引下深入开展国有企业改革第64-65页
     ·适应加入WTO的要求,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第65页
   ·推进市场化阶段政府监管基本情况第65-75页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第66-68页
     ·具体监管制度体现—大力推进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第68-71页
     ·强调事后监管,事后严厉打击操纵市场行为第71-72页
     ·加快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第72-73页
     ·推出国有股减持方案第73-75页
   ·引发的问题分析第75-76页
     ·忽视中国国情和转轨特点,照搬、照抄,导致“水土不服”第75页
     ·缺乏事前、事中监管,引发违规问题,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第75-76页
   ·对推进市场化阶段监管理念的评价第76-80页
     ·监管的市场化为终极目标,是必由之路第77-78页
     ·监管上体现了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是进步的表现第78页
     ·监管理念的超前性明显,主要表现为市场化、国际化步伐过快第78-80页
第6章 解决制度缺陷阶段的监管理念与评析(2003年至今)第80-97页
   ·“解决制度缺陷”监管理念形成的背景第80-83页
     ·证券市场问题的充分暴露第80-81页
     ·制度性市场缺陷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第81-83页
   ·解决制度缺陷阶段政府监管基本情况第83-88页
     ·强化市场监管,市场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第83-84页
     ·强化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夯实证券市场基础第84-85页
     ·采取多种措施完成上市公司股改和清欠工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第85-86页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第86-87页
     ·推动两法修改,务实、操作性增强第87-88页
   ·解决制度缺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88-91页
     ·股改买票—“投票门事件”第88-89页
     ·清欠手段的合规性面临考验第89-90页
     ·政府越位现象存在第90-91页
   ·解决制度缺陷阶段监管理念的评价第91-97页
     ·解决制度缺陷,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里程碑意义第92-95页
     ·对其他市场问题的解决产生了积极作用第95页
     ·抓住关键问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第95-97页
第7章 证券监管理念演变的总体评价和发展方向第97-131页
   ·我国证券监管理念变迁总体评价第97-100页
     ·我国证券监管理念演变的诱致性起点和强制性转变第97-98页
     ·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移植性起点和内生非移植性转变第98-99页
     ·我国证券监管理念制度变迁的渐进性起点和路径依赖性转变第99-100页
   ·证券监管理念演变绩效分析第100-104页
   ·我国证券监管理念演变的制度效率分析第104-115页
     ·一级市场发行制度变迁效率分析第104-108页
     ·二级流通市场变迁效率分析第108-111页
     ·信息披露制度效率分析第111-115页
   ·西方证券监管理念的总体发展历程第115-121页
   ·我国证券监管理念的发展方向第121-131页
     ·证券监管理念路径选择第123-126页
     ·树立正确证券监管理念,明确未来证券监管发展方向第126-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8页
后记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下一篇:CC趋化因子受体5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暨胸腺素α原cDNA多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