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4页 |
| ·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 | 第12-13页 |
|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 第13-31页 |
| ·概述 | 第13-14页 |
| ·人工湿地的基本类型 | 第14-17页 |
| ·潜流人工湿地的组成 | 第17-20页 |
| ·潜流人工湿地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第20-27页 |
| ·人工湿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27-3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31-34页 |
| ·课题来源 | 第3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31-33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计和方法 | 第34-38页 |
| ·研究内容 | 第34页 |
| ·试验装置和方法 | 第34-37页 |
| ·试验材料的选取 | 第34-36页 |
| ·污水来源 | 第36-37页 |
| ·水质分析方法及仪器设备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和周年变化 | 第38-43页 |
| ·实验地区概况 | 第38页 |
| ·水质周年变化规律 | 第38-42页 |
| ·湿地系统进水中水温、溶解氧、pH等理化指标的周年变化 | 第38-39页 |
| ·湿地系统进水中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周年变化 | 第39-40页 |
| ·湿地系统进水中氮素的周年变化 | 第40-41页 |
| ·湿地系统进水的水质特征分析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 | 第43-68页 |
|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 第43-52页 |
| ·悬浮物去除的实验研究 | 第43-46页 |
| ·有机物去除的试验研究 | 第46-51页 |
| ·潜流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沿程变化 | 第51-52页 |
|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对氮的去除研究 | 第52-66页 |
| ·NH_4~+-N去除的实验研究 | 第52-58页 |
| ·TN去除的试验研究 | 第58-64页 |
| ·潜流人工湿地中氮素的沿程变化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潜流人工湿地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68-82页 |
| ·人工湿地动力学模型概述 | 第68-71页 |
| ·一级动力学模型 | 第68-69页 |
| ·生态动力学模型 | 第69-71页 |
| ·污染物去除的一级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71-73页 |
| ·有机物去除的一级动力学模型 | 第71-72页 |
| ·TN去除的一级动力学模型 | 第72-73页 |
| ·氮素去除的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73-80页 |
| ·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TIS模型 | 第74页 |
| ·氮素去除的生态动力学模型 | 第74-80页 |
| ·一级动力学与生态动力学的模拟效果比较 | 第80-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2-85页 |
| ·结论 | 第82-83页 |
| ·建议 | 第83-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