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对村民自治制度实施动机及意义研究 | 第9-10页 |
·对村民自治制度内容的研究 | 第10页 |
·对村民自治法律法规的研究 | 第10页 |
·对村民自治制度环境因素的研究 | 第10-11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12-13页 |
2 村民自治及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第13-23页 |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发展的新要求 | 第13-16页 |
·新农村提出的历史历程 | 第13-15页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管理的新要求 | 第15-16页 |
·我国村民自治的确立 | 第16-18页 |
·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 | 第18-23页 |
·提升村民主体地位,促进基层民主建设 | 第18-19页 |
·协调乡村社会关系,实现农村和谐发展 | 第19-20页 |
·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实现和谐村风村貌 | 第20-21页 |
·沟通国家村落关系,降低农村管理成本 | 第21-22页 |
·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第22-23页 |
3 新农村建设中村民自治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23-45页 |
·河南固始县C乡基本情况 | 第23页 |
·当前村民自治取得的成就——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 第23-28页 |
·参与主体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 | 第24-25页 |
·参与主体政治认知程度有所提高 | 第25-26页 |
·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26-28页 |
·当前村民自治制度遇到的困境——新农村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 | 第28-37页 |
·乡村关系:在控制中脱节 | 第28-29页 |
·“两委”扯皮,村民无所适从 | 第29-31页 |
·信任危机,政策执行乏力 | 第31-33页 |
·精英流失,智力支持缺乏 | 第33-35页 |
·宗族势力,制约民主管理 | 第35-37页 |
·当前村民自治困境的原因剖析 | 第37-45页 |
·博弈论的视角 | 第37-39页 |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 | 第39-41页 |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视角 | 第41-42页 |
·新制度主义“路径依赖理论”的视角 | 第42-45页 |
4 新农村背景下村民自治困境的对策分析 | 第45-56页 |
·修改《村组法》,明确各自具体职能 | 第45-49页 |
·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职能 | 第45-47页 |
·澄清“两委”职能,巩固党支部的合法性基础 | 第47-49页 |
·完善和创新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 第49-53页 |
·完善民主选举制度 | 第49-50页 |
·完善民主决策制度 | 第50-51页 |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 第51-52页 |
·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 第52-53页 |
·建立健全制度运行机制,做好制度落实 | 第53-56页 |
·加强执法执纪力度,完善监督机制 | 第53-54页 |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制度落实意识和能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