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沙水电站拦河坝底孔坝段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重力坝发展史 | 第7-9页 |
| ·古代重力坝和坝工技术的传播 | 第7页 |
| ·近代重力坝设计理论的诞生和完善 | 第7-8页 |
| ·重力坝在我国的发展 | 第8-9页 |
| ·重力坝的应力计算 | 第9-10页 |
| ·材料力学方法 | 第9页 |
|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9-10页 |
| ·混凝土重力坝坝体应力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基岩取值范围对坝体计算应力的影响 | 第10-11页 |
| ·重力坝坝踵应力集中问题 | 第11-14页 |
| ·坝踵应力观测研究 | 第12页 |
| ·坝踵应力的计算分析研究 | 第12-14页 |
| ·本文的选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三维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15-24页 |
|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现状 | 第15-16页 |
| ·有限元法分析的基本过程 | 第16-17页 |
| ·ANSYS主要功能简介 | 第17-19页 |
| ·ANSYS 在线弹性分析中的应用 | 第19-24页 |
| ·线弹性计算模型 | 第19-20页 |
| ·SOLID45 单元简介 | 第20-21页 |
| ·ANSYS 的建模及网格划分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重力坝有限元分析中几个关键问题研究 | 第24-49页 |
| ·基岩取值范围对坝体计算应力的影响 | 第24-35页 |
| ·概述 | 第24页 |
| ·无限元基本理论 | 第24-28页 |
| ·简化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28-30页 |
| ·计算结果分析和比较 | 第30-34页 |
| ·坝基网格疏密优化 | 第34-35页 |
| ·坝踵区域应力集中研究分析 | 第35-43页 |
| ·引言 | 第35-37页 |
| ·坝踵区域应力集中分析 | 第37-39页 |
| ·修圆的坝踵区域应力研究 | 第39-43页 |
| ·扬压力荷载施加方法 | 第43-45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程序实现 | 第43-45页 |
| ·拟静力法施加地震荷载的方法 | 第45-46页 |
| ·拟静力法简介及基本原理 | 第45页 |
| ·程序实现步骤 | 第45-46页 |
| ·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结构配筋的方法 | 第46-49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程序实现 | 第47-48页 |
| ·程序应用 | 第48-49页 |
| 第四章 吉沙水电站拦河坝底孔坝段有限元分析 | 第49-84页 |
| ·工程概况 | 第49-50页 |
| ·计算基本资料 | 第50-54页 |
| ·计算依据的主要规范 | 第50页 |
| ·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地震烈度 | 第50页 |
| ·底孔坝段的体形 | 第50-53页 |
| ·材料参数 | 第53-54页 |
| ·地质基本资料 | 第54页 |
| ·泥沙 | 第54页 |
| ·波浪要素 | 第54页 |
| ·计算内容及计算工况 | 第54-56页 |
| ·计算内容 | 第54-55页 |
| ·计算工况 | 第55-56页 |
| ·荷载组合与荷载计算 | 第56-70页 |
| ·荷载组合 | 第56页 |
| ·荷载计算 | 第56-61页 |
| ·各计算工况的荷载组合 | 第61-70页 |
| ·不同工况的应力状态及位移 | 第70-84页 |
| ·坝体应力计算结果 | 第70-76页 |
| ·坝体应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76-8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 ·论文总结 | 第84-85页 |
| ·展望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