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远缘杂交中Ph基因和Kr基因对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小麦与其近缘属植物远缘杂交概况第10-15页
     ·小麦与黑麦属的杂交第10-12页
     ·小麦与偃麦草属的杂交第12-13页
     ·小麦与山羊草属的杂交第13-14页
     ·小麦与簇毛麦属的杂交第14页
     ·小麦与赖草属的杂交第14-15页
     ·小麦与新麦草属、冰草属、旱麦草属和鹅观草属的杂交第15页
   ·小麦与近缘属植物远缘杂交杂种发育的胚胎学研究概况第15页
   ·Ph基因第15-19页
     ·Ph基因及其隐性等位ph基因系第15-17页
     ·Ph基因的作用机理第17-18页
     ·ph基因系在远缘杂交中的研究利用第18-19页
   ·Kr基因第19-21页
     ·Kr基因的发现及其定位第19-20页
     ·Kr基因的作用机理第20-21页
     ·Kr基因的应用第21页
   ·Kr基因与Ph基因作用间关系第21-22页
2 立题依据第22-23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供试材料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5页
     ·田间杂交第23-24页
     ·石蜡切片第24-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43页
   ·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第25-34页
     ·花粉的萌发及花粉管的生长第25页
     ·配子融合与合子分裂第25页
     ·三核融合及初生胚乳核第25-26页
     ·早期胚胎发育第26-34页
   ·受精率和成胚率第34-42页
     ·长宁白麦子×秦岭黑麦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第34-35页
     ·"J-11"×秦岭黑麦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第35-36页
     ·开县罗汉麦×秦岭黑麦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第36-37页
     ·CS×秦岭黑麦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第37-38页
     ·CSph2a×秦岭黑麦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第38-39页
     ·CSph2b×秦岭黑麦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第39-40页
     ·CSph1b×秦岭黑麦的受精率和成胚率第40-41页
     ·各杂交组合受精率和成胚率的比较第41-42页
   ·杂交结实率第42-43页
5 讨论第43-49页
   ·较高的受精率、成胚率及结实率第43-44页
   ·受精过程的延迟与胚胎发育的异常第44-45页
   ·Ph基因的作用第45-47页
     ·Ph基因对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第45-46页
     ·隐性ph基因的作用大小第46-47页
     ·Ph1与Ph2基因不同的作用机制第47页
   ·Kr基因对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现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新地域主义背景下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