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综述 | 第7-14页 |
第一节 范文的定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范文是语文教材的核心 | 第8-12页 |
第三节 为什么研究苏教版小语教材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范文的编写理念和编写意图 | 第14-43页 |
第一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范文编选的要求、范文的选材标准 | 第14-22页 |
一、人文性 | 第17-18页 |
二、时代性 | 第18-19页 |
三、典范性 | 第19-20页 |
四、可接受性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范文的编写理念和编写意图 | 第22-43页 |
一、母语与“习得” | 第22-25页 |
二、读与背的最佳时期 | 第25-27页 |
三、国标本的编写思想 | 第27-32页 |
四、简约化、民族化、现代化 | 第32-41页 |
五、平实、准确、规范的语言取向 | 第41-43页 |
第二章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体系 | 第43-83页 |
第一节 阅读范文 | 第43-65页 |
一、阅读范文的内容构成 | 第44-63页 |
二、阅读范文的新尝试:词串识字 | 第63-65页 |
第二节 阅读范文体系的编排 | 第65-71页 |
一、语文教材编排的模式与编排序列 | 第65-67页 |
二、按主题组织安排阅读单元 | 第67-69页 |
三、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反复、螺旋上升 | 第69-71页 |
第三节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助学读物 | 第71-74页 |
第四节 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与人教社小语教科书、北师大版小语教科书比较 | 第74-83页 |
一、基本情况 | 第74-78页 |
二、新教科书体现的编制意识 | 第78-83页 |
第三章 合理使用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 | 第83-94页 |
第一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范文使用的教学建议 | 第83-84页 |
第二节 合理使用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科书阅读范文的理念 | 第84-88页 |
一、语文教学方法革新的重要意义 | 第84-85页 |
二、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继承与革新 | 第85-88页 |
第三节 苏教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革新的具体实践 | 第88-94页 |
一、读书训练由“浮”变“实” | 第88-91页 |
二、操作的具体程序 | 第91-94页 |
结论 | 第94-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0页 |
附录 | 第100-111页 |
第一册课文目录 | 第100页 |
第二册课文目录 | 第100-101页 |
第三册课文目录 | 第101-102页 |
第四册课文目录 | 第102-103页 |
第五册课文目录 | 第103-104页 |
第六册课文目录 | 第104-105页 |
第七册课文目录 | 第105-106页 |
第八册课文目录 | 第106-107页 |
第九册课文目录 | 第107-108页 |
第十册课文目录 | 第108-109页 |
第十一册课文目录 | 第109-110页 |
第十二册课文目录 | 第110-111页 |
后记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