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1页 |
·我国电厂烟气脱硫的必要性 | 第11-13页 |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课题的目标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海水烟气脱硫原理 | 第18-24页 |
·SO_2吸收净化过程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传质扩散的理论基础 | 第18页 |
·吸收净化理论 | 第18-20页 |
·双膜理论 | 第18-19页 |
·物理吸收平衡 | 第19页 |
·存在化学反应的气液相平衡 | 第19-20页 |
·海水脱硫的物理化学原理 | 第20-24页 |
·SO_2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20页 |
·海水脱硫的化学原理 | 第20-24页 |
·SO_2的溶解 | 第21页 |
·亚硫酸水解 | 第21页 |
·中和反应 | 第21-22页 |
·曝气氧化 | 第22页 |
·总的化学反应 | 第22-24页 |
第3章 海水烟气脱硫的工艺流程设计 | 第24-29页 |
·目前常用的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 第24-26页 |
·阿尔斯通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日本富士化水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 第25-26页 |
·德国鲁奇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 第26页 |
·纯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 第26-29页 |
第4章 吸收塔设计开发 | 第29-33页 |
·吸收塔塔型 | 第29-31页 |
·吸收塔喷淋海水供应 | 第31-32页 |
·吸收塔脱硫酸性海水排出 | 第32-33页 |
第5章 嵩屿电厂4×300MW机组海水烟气脱硫工程应用 | 第33-61页 |
·工程概况 | 第33-35页 |
·工程设计条件 | 第35-36页 |
·性能参数设计条件 | 第35页 |
·水文、气象设计参数 | 第35-36页 |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流程 | 第36-37页 |
·海水烟气脱硫工艺计算 | 第37-45页 |
·物料衡计算 | 第37-41页 |
·海水系统高程计算 | 第41-45页 |
·海水烟气脱硫设备设计 | 第45-49页 |
·吸收塔 | 第46页 |
·增压风机 | 第46-47页 |
·GGH(烟气—烟气换热器) | 第47-48页 |
·海水输送系统设备 | 第48页 |
·曝气系统 | 第48-49页 |
·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进度及概貌 | 第49-53页 |
·工程进度情况 | 第49-50页 |
·工程概貌照片 | 第50-53页 |
·海水烟气脱硫工程运行性能 | 第53-61页 |
·脱硫系统性能考评结果 | 第53-57页 |
·脱硫系统DCS系统画面 | 第57-60页 |
·设计验证 | 第60-61页 |
·性能设计、设备选型设计验证 | 第60页 |
·海水系统高程设计验证 | 第60-61页 |
第6章 运行试验研究及其结果 | 第61-73页 |
·增压风机导叶开度与机组负荷关系试验 | 第61-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1页 |
·试验结论 | 第61-62页 |
·FGD最经济的运行工况试验 | 第62-65页 |
·试验数据 | 第62-64页 |
·试验结果 | 第64页 |
·数据分析 | 第64-65页 |
·增压风机与引风机联调经济性试验 | 第65-67页 |
·试验数据 | 第65-66页 |
·数据分析 | 第66页 |
·试验结论 | 第66-67页 |
·氧化风机启、停对海水排放指标影响的对比试验 | 第67页 |
·试验数据 | 第67页 |
·试验结论 | 第67页 |
·曝气池pH值测试 | 第67-70页 |
·试验数据 | 第67-69页 |
·数据分析 | 第69页 |
·试验结论 | 第69-70页 |
·SO_2入口浓度对海水脱硫效率及排放指标的影响 | 第70-71页 |
·试验数据 | 第70-71页 |
·数据分析 | 第71页 |
·试验结论 | 第71页 |
·大潮对FGD的影响 | 第71-73页 |
第7章 嵩屿电厂海水烟气脱硫技术特点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1 嵩屿电厂首台脱硫系统性能试验报告 | 第79-91页 |
附录2 国家环保总局对嵩屿电厂环保竣工验收意见 | 第91-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