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的电功率管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1页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简介第12-17页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特点第12-14页
     ·国外混合动力发展状况第14-15页
     ·国内混合动力发展状况第15-17页
     ·混合动力市场前景第17页
   ·电力电子技术与HEV系统的关系第17-19页
     ·电力电子技术在HEV系统中的地位第17-18页
     ·电力电子技术在HEV系统中的应用第18-19页
     ·HEV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9页
   ·混合动力装置中储能元件及其充电技术现状第19-23页
     ·储能电池第19-21页
     ·超级电容第21-22页
     ·快速充电技术现状第22-23页
   ·双向DC-DC变流器在HEV系统中的技术现状第23-27页
     ·双向DC-DC变流器的应用场合第23-24页
     ·双向DC-DC变流器拓扑第24-25页
     ·软开关技术在双向DC-DC变流器的技术现状第25-26页
     ·双向DC-DC变流器控制策略现状第26-27页
   ·HEV系统中驱动电机技术现状第27-33页
     ·HEV系统对驱动电机的要求第27-28页
     ·驱动电机种类第28-30页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技术现状第30-33页
   ·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主要工作内容第33-36页
     ·本文的选题背景第34页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第二章 混合动力汽车储能技术经济性分析以及蓄电池充电管理技术第41-63页
   ·具体储能元件性能参数第41-43页
     ·铅晶蓄电池第41-42页
     ·超级电容第42-43页
   ·储能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第43-50页
     ·储能系统技术性分析第44-46页
     ·HEV系统车载混合储能单元使用方案第46-47页
     ·储能系统经济性分析第47-50页
   ·最小充电电压原理第50-53页
     ·蓄电池模型第50-51页
     ·具体充电电路分析第51-53页
   ·混合动力充电技术的研究第53-60页
     ·混合动力充电管理技术第53-54页
     ·断续充电电流的数字控制第54-56页
     ·蓄电池快速充电技术第56-58页
     ·改进型快速充电技术第58-60页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功率控制要求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三章 双向大功率DC-DC变流器拓扑、数字控制策略及其电路损耗分析、软开关方案第63-112页
   ·双向大功率DC-DC变流器拓扑第63-78页
     ·HEV车载直流变流器工作特点第63-64页
     ·拓扑选择原则第64-66页
     ·非隔离型双向拓扑第66-70页
     ·三种双向拓扑无源元件比较第70-73页
     ·三种双向拓扑功率器件电气应力比较第73-78页
   ·数字控制采样策略的研究第78-84页
     ·数控系统中电流采样点的选取第79-80页
     ·电路占空比与常规采样点的关系第80-82页
     ·其它采样点的选取以及最高采样频率第82-84页
   ·双向大功率DC-DC变流器数字电流控制策略第84-87页
     ·滞环控制第84-85页
     ·电流预测控制第85-86页
     ·变频控制第86-87页
   ·直流变流器损耗分析第87-95页
     ·IGBT开关过程分析第87-88页
     ·IGBT损耗分析第88-90页
     ·二极管的损耗分析第90-91页
     ·功率模块损耗分析第91-93页
     ·电感损耗第93-94页
     ·滤波电容损耗第94-95页
   ·不同控制策略下的损耗分析第95-100页
     ·实验参数第95-96页
     ·变频控制时的损耗分析第96-97页
     ·恒频PWM控制时的损耗分析第97-98页
     ·改进型控制策略第98-100页
   ·大功率DC-DC变流器中的软开关方案第100-108页
     ·常规软开关方案第101-102页
     ·常规ZCT软开关方案第102-104页
     ·改进型软开关方案第104-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2页
第四章 基于无刷直流电机驱动拓扑的比较研究第112-135页
   ·BLDCM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第112-115页
     ·BLDCM工作原理第112-113页
     ·转子位置检测元件第113-114页
     ·BLDCM的数学模型第114-115页
   ·BLDCM驱动拓扑比较第115-123页
     ·控制方式比较第116-117页
     ·滤波电感比较第117-120页
     ·低速时转矩输出能力及电机温升分析第120-121页
     ·系统效率比较第121-123页
   ·转矩脉动比较第123-133页
     ·非换相转矩脉动第124-126页
     ·换相转矩脉动第126-128页
     ·换相转矩脉动的抑制第128-131页
     ·实验结果第131-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5页
第五章 无刷直流电机最佳换相点、恒功率调速以及电流型变流器的研究第135-165页
   ·BLDCM最佳换相点的研究第135-141页
     ·最佳换相点概念第135-137页
     ·七管电路的换流角计算第137-138页
     ·六管电路的换流角计算第138-139页
     ·最佳换相点计算第139-141页
   ·BLDCM恒功率调速特性第141-142页
   ·CPA恒功率调速第142-146页
     ·傅立叶公式第142-143页
     ·CPA恒功率调速的基波模型第143-144页
     ·CPA工作参数分析第144-146页
   ·DMIC恒功率调速第146-153页
     ·DMIC工作原理第146-148页
     ·关断角取值分析第148-150页
     ·DMIC参数分析第150-153页
     ·两种恒功率调速策略的总结第153页
   ·电流型变流器在无刷直流电机中的应用第153-162页
     ·晶闸管电流型变流器的提出第153-154页
     ·晶闸管电流型变流器理论分析第154-158页
     ·晶闸管电流型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第158-159页
     ·晶闸管电流型变流器仿真研究第159-162页
   ·本章小结第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65页
第六章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故障分析及实验结果第165-185页
   ·反接制动时的过电流故障第165-172页
     ·再生制动电流故障分析第165-167页
     ·制动转矩平稳性比较第167-171页
     ·实验结果第171-172页
   ·电机相序故障自动检测第172-175页
     ·起动转矩分析第172-173页
     ·故障检测原理第173-174页
     ·实验结果第174-175页
   ·无刷电机算法实验结果第175-177页
     ·最佳换相点实验结果第175-176页
     ·电流型变流器实验结果第176-177页
     ·结论第177页
   ·50kW驱动系统实验结果第177-181页
     ·电路实验结果第177-180页
     ·实验装置第180-181页
   ·50kW驱动装置散热器实验第181-183页
     ·散热器模型第181-182页
     ·散热器实验结果第182-183页
   ·本章小结第183-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8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85-188页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185-187页
   ·展望第187-18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8-191页
致谢第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下一篇:现阶段欧盟移民控制政策研究